2014年03月10日09:48 来源:四川新闻网 手机看新闻
四川新闻网北京3月9日讯(川网集团两会报道组记者 贾强 蒋娜) “‘六三三’学制已经不能适应我国经济和文化发展的要求,不能适应国民对自身发展的需求。其主要弊端就是学制太长和与国力和民力不相适应。按照这套学制,学生从进入小学到受完普通教育需要12年,如果要接受高等教育,就得15至17年,以七岁入学,至少22岁,多则24岁才完成学业。如果人一生光读书就要花费20多年的时间,在突飞猛进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实在是极大的浪费。在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时刻,缩短学制,实行十年一贯高中义务教育的时机已经来到了。实行十年一贯高中义务教育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我建议将整个全民基础教育改为十年一贯的高中普及教育。”全国人大代表、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院长侯一平在两会期间提出了“关于修订义务教育法实施十年义务教育的建议”。
学制太长:已经不适应经济和文化发展要求
“‘六三三’学制即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该学制的设立基本上是依据当时我国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和政府的财力来划分的,也同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程度、全民族的文化水准、生活水平以及民众对文化的需求相适应的,它对于我国建立现代新教育体制和学校培养人才的工作产生了较重要的影响,并实行至今。”侯一平在建议中指出,建国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并取得伟大成果的今天, “六三三”学制已经不能适应我国经济和文化发展的要求。“十二年学制太长,无论是国力和社会承受力都增大了困难,更重要的是我们已经没有必要花十二年的长时间来实现最基础的普通教育了。”
一揽子解决:改变三次大考、两次分流、一卷定终身
“由于整个普及教育分为三个阶段,因此青少年在求学途中将有三次大考,两次分流,一卷定终身的考试制度的弊端已经越来越明显和突出,要求改革的呼声也越来越强烈。其中特别突出的是以下矛盾:小升初,成为广大家长的痛,应试教育已经下降到从幼儿园开始;为了应对升学考试,几乎所有的初中只上两年半新课,高中只上两年新课;初中生分流读职高,学生不甘心,家长不情愿;高中与高考捆绑,让义务教育几乎成了升学教育、应试教育,开展全面素质教育的许多良好措施,极难推进,收效甚微。这些问题只有通过深化改革,实施十年一贯的高中义务教育来一揽子解决。”侯一平在建议中这样表达。
水到渠成:仅需要增加约九分之一的财力物力
“十年一贯高中义务教育有水到渠成之势。我国自1986年实施《义务教育法》(2006年实施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以来,我国的九年义务教育已经取得很大成绩,全国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已经达到95%以上,青壮年文盲率降到5%以下,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达到21%。但是这个九年义务教育仅是初中水平,与广大民众和社会进步需要的高中教育还有距离,而要实施十二年义务教育,又是目前国力财力条件所不能达到的。如果我们果断的实施十年一贯制普通义务教育,那么,我们仅仅需要增加约九分之一的财力物力和教育条件,就能实现。”侯一平表示。建议将整个全民基础教育改为十年一贯的高中普及教育。
会降低教育质量吗?不会!
“用十年的时间完成高中阶段的教育是否会降低教育质量?我的回答是绝对不会降低。”侯一平在建议中表示。
“从小学教育阶段来看,由于应试教育的扭曲和教育管理体制的某些弊端,使得五年一贯制的实验被迫向着六年教育靠拢,甚至被取消。而过去和现在,都有为数众多具有现代眼光的家长,纷纷提出希望自己的孩子只学五年小学,但体制所限,这个良好愿望还不能实现。小学只需要学五年,实在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且,随着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孩子们有了良好的学前教育,五年完成目前六年教育的任务,达到小学教育的水平是完全没有疑问的。”“从中学教育阶段来看,由于我国目前在中学要迎接两次升学考试,很多初中基本是两年半教完三年的课程,高中两年教完三年的课程,留下半年和一年的时间都是上复习迎考的课,我们国家早就用四年半的时间来教授和完成原定中学六年的课程目标了。”侯一平在建议中表示。
“如果我们实行了十年一贯制的高中普通教育,那么我们可以取消整个义务阶段的升学考试。只是为了管理需要,实施小学和中学两个阶段的结业水平考试,那么我们就可以减少一年半或两年的用于复习应试的时间。同时由于实行十年一贯制,我们的课程设置和教学目标也要对一些因“六三三”分段而重复交叉的内容做相应调整,取消和合并,同时也会删去一些落后的内容增加一些适应时代的新内容。在教学方法和教育手段方面也肯定会有许多创新和发展。总之,通过这样的努力,用十年的时间达到目前高中的培养目标和教学目的,肯定无疑。”
国力能够承担吗?能承担!
“假设所有适龄儿童都能依法入学,每年每个小学、初中、高中生的平均义务教育费用分别为500元、1000元、1500元,按资料推算,2006年我国的义务教育经费约为2260亿元。而当时全国财政收入近4万亿元。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总量的进一步增加和教育经费划拨比例的提高,可以说,实现全国范围内的12年免费教育,财政负担能力也不会成为大问题。而实行高中十年义务教育后,还要少花六分之一的经费,就可以完成原来十二年才能完成的任务,国家实际上是减了负担。最大的受益者是广大农村和城市低收入家庭的孩子,让他们也能够享受到高中教育,这将使教育不公和与此相关的收入差距拉大等问题得到缓解。”侯一平在建议是这样表达的。
17岁的孩子读完高中行不?行!
将高中阶段的学习由十二年减少到十年,对青少年身心发育,会不会产生不良影响?换句话说就是,17岁的孩子读完高中行不行?
“行!问题的关键不在中小学缩短学制,而是在于要不要提前小学入学时间。”只要孩子保证在六周岁半和七周岁入学。按照十年一贯制,孩子们将会在14岁左右开始接受高中课程教育,比较十二年制,只提前了一年,也不会比现阶段某些提前进入学前教育的学生年龄小。而且现阶段我国青少年的身体素质、文化素质以及智力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
侯一平表示,只要教育科研和教育管理部门加强调查研究,就一定会制定出符合我国青少年实情的课程计划和教学目标;同时我们的普通教育在摆脱了高考应试教育的桎梏之后,在教育思想、教学手段和教育方法方面也会产生深刻变化,可以采用更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减轻孩子课业和思想上的过重负担,学习会更自觉主动,方法会更生动活泼。
分步推进:小学初中高中逐步变小学中学
“为了不打乱现行的教育秩序,顺利实现十年一贯高中义务教育这个转变,可以采取积极稳妥分步实施的策略。教育行政部门要将三级义务教育学校(小学、初中、高中)逐步变为小学和中学两级义务学校;取消升学考试。从学制的角度来说,可以取消义务教育阶段的一切升学考试。但是要实行科学的毕业认证考试,在小学毕业阶段进行一次普遍的水平考试,检测及格率和优生率,主要是用于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考查小学阶段的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以及检验小学教材和小学教育方法的科学性和实践性。在中学毕业时要实行科学的严格的毕业会考制度。凡是考试不合格者,均需补考,比如,凡是三科不及格者(语文、数学或再加上一科),不能毕业。当年可进行一次补考;不及格者,补习一年,第二年再参加中学毕业考试,再不及格者,则不能取得义务教育毕业资格,不能参加高考。这些人肯定是极少数,可以进入短期职业培训学校,学习一门专长,参加就业。”
实施四步曲:推动高等学校的招生考试改革
“第一步,实现小学五年一贯教育,可以从今年秋季招收的这个年级开始,但是今年仍然按原课程计划和教材进行教学,在三年内(或争取两年)编写出五年一贯制的义务教育教材。2014年入学的新生要学完三年级(或二年级)之后才正式转为五年制,使用新编的五年一贯制教材。这样我们就获得了二至三年的准备时间,学生、家长、老师和学校都完全可以顺利的调整过来。准备时间宁愿多一点。”
“第二步,实现中学的五年一贯制,这工作不需要等到2014年入学的小学新生毕业时(2019年)才开始,可以从2016(或2017)年开始准备,同样,这批学生在中学的头两年(可以称作6、7年级)仍然使用现在初中一二年级(现称7、8年级)的教材,要到2018(或2019)年才开始使用新编的十年一贯制中学教材,然后他们这批学生就只需要再学三年,2021(或2022)年,便将成为第一批高中十年一贯制的毕业生(实际上连小学共学了十一年,但课程计划是高中十年一贯制的标准),这样为中学的改革赢得四年的准备时间。”
“第三步,以十年一贯高中教育推动高等学校的招生考试改革。实际上要2021(或2022)年才全面实施。新的高考制度首先是取消全国统一的招生考试,大学招生工作完全由大专院校自主完成,与中小学脱钩。十年义务教育阶段取得合格证书的毕业生也自主参加高考。分三种招生考试形式:有条件的学校单独招生,条件相当的学校联合招生(称学校联合招生),有的学校采取分专业联合招生(称专业联合招生)。各类高校,每年可以举行几次不同类型的升学考试,学生可以参加几次考试,获得几次进取的机会”。“不论哪一种招生,坚决减少考试科目,一般只考三科(极个别的特殊专业可增考一门术科),考试的分类,也不像现在这样分文理两大类,而是打破文理界限,完全按照高等学校专业学习的需要,实行多种形式的组合,最好是两门基础课,一至二门专业课。由各招生(或联合招生)学校自定,不必繁琐地分过多类别,逐步完善。这样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也可以取得相对的主动权,完全不必为高校的考试影响自己需要开设的课程,就是要尽量地破除高校考试指挥棒对普通中小学产生的负面影响。”
“第四步,在整个转变过程中要特别处理好首批五年学制的小学生与初中的衔接工作。比如从2014年进入五年制的小学生,2019年夏,将同2013年入校的六年制学生同时毕业,当年初中招生将爆满。为此要在三年前开始筹划,即2014年入校学生进入四年级转为五年制时,可以搞一次分流,根据家长自愿、结合学校考试的成绩和儿童的年龄与身心发展状况,可保留20%-35%的学生不转为五年制,继续读六年制。最后在2019年小学毕业时,再做一次分流,根据年龄、身体和学业成绩,让其中10%的学生再读一年。”
侯一平在建议中这样阐述自己的十年一贯制实施步骤。
迎刃而解:打破职业高中的尴尬
“目前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采用硬指标的形式规定初中要有一半的学生分流去读职高,多数孩子和家长都不愿读职高。如果实行了十年高中义务教育,这个问题自然就迎刃而解了。那么中等职业教育的任务又由谁来完成呢,不需政府来办,完全交给民营,或由企业和生产技术部门去办。招收对象是因各种原因不能上高校的青年,比如中学毕业会考补考也不及格的学生,高考落榜不能继续升学的高中生以及其他没有接受完十年义务教育的社会青年。其学制可以非常灵活,半年、一年、至多两年,随着生产发展和科学技术的需要来制定。这种职业学校针对性强、学制灵活、实习基地现成,就业容易,才是真正完全意义上的中等职业教育。”侯一平在建议中这样表达。
四种学校并存:解决教育资源分配不公
“解除高考指挥棒的负面影响,消解同一学校内高、初中不同办学的矛盾,打破职业高中的尴尬。在完成高中十年义务教育的目标后,我们国家就会有以下四种学校并存。其一,小学应当办到村和乡镇(含县辖区和街道)一级,其二,中学应当办在乡镇和县(含市辖区)一级,有条件的都可以寄宿,或者在适当的学年段(比如八年级以上)寄宿,逐步取消目前的单设初中,每一个乡镇都必须办一所完中,适当扩大办学规模,统一合理使用教育资源,这样也可有效的解决目前群众反映强烈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公的矛盾。中小学阶段的所谓重点学校都没有存在价值了。其三,三年制高等专科学校,目前有普通教育的三年制专科,又有职业教育的三年制专科,可以采取适当方式调整为一类,目前条件好的中专也可向这个方向发展。其四,全日制本科高校(含培养研究生、博士生的重点高校)。”侯一平在建议中描述。“企业和生产部门办的职业培训学校不在正式学校之列,教学业务可交由相关教育部门监督管理。”
(来源:四川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