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理在报告里说要创造就业岗位。但我认为就业岗位并不缺,缺的是适合岗位的人……”前日,在江苏省代表团分组讨论的现场,全国人大代表、江苏阳光集团董事长陈丽芬一席话引爆了会场。随后,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院士崔向群“发难”:“现在研究生和以前的中专、大专也没有什么区别了。”(3月9日《新京报》)
“研究生与中专生没有区别”,可以有多个角度的解读,如研究生招生过多过滥,质量差,让研究生成了如中专生一样平常的“萝卜白菜”,掉了价;又如,研究生与中专生对于用人单位的选择来说,呈现出期望值的反比,动手能力差、承受能力差,不实用。当然,也不是绝对的,受到教育的程度越高,知识结构便有差异,综合素质也就有了强弱之分。
但是,教育又是务实的,对于每个人来说,他终将成为劳动者,对于国家来说需要教育的成果转化成价值的创造。很自然,就业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判断教育的整体成败。当下,一边是企业与公司招不到人,一边又是大学生就业困难,这里面固然有择业观念的问题,但是反过来思考,这样的供需错位的矛盾根源在哪里?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阳光集团董事长陈丽芬说:我们企业,本科生我给他2000月薪他也愿意干;中专毕业的技工,我可以给他8000。市场的选择,其实就是对高等教育的冷嘲讽。教育一味的高大上,溢出了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最基本最普适的需要,害了学生,也造成社会资源不必要的浪费,很多大学毕业生读了四年大学,反过头来还要重新学习劳动技能。
很多人把这样的现象归咎于大学的学用脱节上,应该来说这是直接原因。但是,要看到与大学的红火相比较,高职高专相对就冷落了许多,招不到生,招不满人,以致于一些企业的招聘会90%来的都是大学生,只有10%的技工。这说明职业的市场取向,并不能成为教育的主导,左右着社会教育需求的选择。
事实上,差不多九成的大学生都知道或者正在经历,大学所学的基本用不上。而他们恰恰需要的是那一纸美丽的文凭,成为获取社会资源的“敲门砖”,如大学生可考公务员、可当管理人员、可以获得城市户籍等等,而有一技之长的劳动者则不能。有了大学学历的就业叫“工作”,而一般的就业叫“打工”。劳动者不被制度尊重,不仅裹挟了教育的价值,也使之无法成为教育产业化的内在动力。
“研究生相当于中专生”并不都是教育的尴尬,“唯学历论”一元人才观背后诸多制度的樊篱,依然是阻止教育价值归位的障碍。所以,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调整职业教育与大学教育的结构比重并不缺少共识,缺少的恰恰是能够承载职业教育成为共同选择的制度环境。改变这一尴尬,前提是社会保障与公共资源供给在所有的劳动者面前是平等的,学历不能变成一张“差别粮票”。(木须虫)
(来源: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