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3月11日20:26 来源:中国经济网 手机看新闻
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11日讯(记者罗霄)三月中旬的北京依然春寒料峭,内蒙古大厦会议室内却春意盎然。内蒙古代表团呼伦贝尔市三位“特殊代表”的话语格外引起记者的注。他们一个来自草原、一个来自林区、一个来自农区,分别是全国三个人数最少的少数名族的代表。
来自全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旗的全国人大代表、鄂伦春自治旗旗长何胜宝说:“鄂伦春过去是一个狩猎民族,林业大旗,5.9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20多个民族,共有28万人口,森林覆盖面积虽然大但92%的林权属于国有,修路、架桥、搞城镇化建设都必须经过林业部门同意,发展滞后,是个国家级贫困县。希望国家能重新划分林权。”
何胜宝说,世世代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鄂伦春族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为了响应国家禁猎的号召,这个狩猎民族主动放下了猎枪走下了高山。在建设小康社会的旗帜下,鄂伦春人并不气馁,他们充分利用自己的各种优势,寻找异军突起的机会。
“我们正在努力发展旅游业,打造‘嘎仙洞遗址’、拓跋鲜卑创立北魏王朝等民俗文化园景观,开发狩猎民族独有的特色文化和森林文化。我们还争取在保护好环境的基础上,发挥我们有色金属铜、钼、锌等资源优势,使鄂伦春尽快发展起来。此外,我们还准备跟相邻的莫力达瓦合作,共同申请‘国家区域连片开发’项目,争取国家在政策、资金上对我们给予支持。”
全国人大代表、莫力达瓦达斡尔民族自治旗旗长索曙辉接过话头说:“我们旗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旗,耕地面积全国第二,800多万亩,34万人口,贫困人口就有5.6万,是个国贫旗,2013年年4个多亿的财政收入,捉襟见肘。贫穷保护不了生态,贫困保护不了美丽。我们感到压力很大。”
作为古老民族契丹后裔,达斡尔族历史悠久,随着历史的发展,达斡尔族形成了农牧结合、远耕近牧的习惯。
索曙辉希望,把鄂伦春、莫力达瓦这两个毗邻的旗统一列入国家连片开发区域,不仅能够使这两个旗享受一些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而且可以在较短时间内促进落后地区的开发。
索曙辉说,莫力达瓦对环境的重视压倒一切,近几年从来没有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批过任何污染项目,“财政困难不可怕,可怕的是把我们的环境搞坏了。”最近,莫力达瓦有了一个好消息,就是“阿——莫铁路”项目已经审批了,“我们旗水资源丰富,希望把鄂温克旗等地的煤运到我们工业区来发展煤化工,到时候收入多了,对生态的投入就多了。”
另外一个三少民族的全国人大代表、鄂温克自治旗旗长色音图则踌躇满志:“我们对生态保护的投入相对较多。就拿矿区建设来说,我们已经有了一套比较成型的管理经验,用1%的节点释放99%的能量,‘依敏华能’就是一个典型的成功经验。”
鄂温克煤炭资源丰富,是呼伦贝尔大草原的重要组成部分,草原占全旗总面积的62.5%。这里水草丰美、风光旖旎,是生态环境保护较好的一片绿色净土。
“今后,鄂温克将发挥人文、地缘、资源、政策和区位优势,加大对内对外开放力度,促进牧业立旗、工业富旗、生态兴旗、科教强旗和旅游旺旗战略。突出工业化、畜牧业产业化、城镇化、实现统筹兼顾、协调发展。”色音图的发言自信满满。
更多报道请见中国经济网“改革2014——2014全国两会专题”
(来源: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