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3月11日电(记者 李晓宏)“从纠纷到医闹再到医暴,医患冲突愈演愈烈。”11日上午,在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2B会议厅,医卫46组讨论结束后,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凌峰对迎上来的记者说,“在以药养医体制弊端和法制不健全的环境下,医生成了出气筒!”
“医暴与医患关系是两种性质的问题!”凌峰强调,“有矛盾就可以杀医、伤医吗?一些警察遇到医闹,不说立刻制止这种行为,先问‘为什么打你?’‘噢,你和患者吵架了,缺乏涵养,修修涵养再说。’”
“这是缺乏法制思维的逻辑!700万医生生活在13亿人当中,如果大家缺乏信任、真诚、向善,700万医生如何独善其身?”凌峰激愤地说,“不少人抱怨医生态度不好。医生每天接诊50甚至上百人,被患者乌泱乌泱地围着。医生也是人,不是钢铁战士、蜘蛛侠!”
“记者拿着茶水来验尿,病人揣着录音笔来就医,媒体又推波助澜。医生不检查,怕误诊;检查,说过度。”凌峰很痛心,医生现在已经缺乏一个安全和有尊严的行医环境。医学是门探索实践科学,当医生不再愿意冒险,当医生们的孩子和其他优秀人才不再愿意学医,受害最大的是我们整个社会。
凌峰认为,医患信任解体,有着复杂而深刻的社会原因。但是,畸形的以药养医体制,将医生逼进了“不仁不义”之地,这是导致医患关系恶化的制度根源之一。
消除医院暴力,关键在于改革医疗体制积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以公立医院改革为重点,全面深化医改。希望在加大公立医院投入的同时,大幅提升医疗技术服务定价,让医生成为有尊严的高收入者,从而为重建医患信任奠定基础。
“当然,医生不能因为环境恶化就放任自流。”凌峰表示,医德是做医生的永恒主题。无论是中国2000多年来的大医精诚,还是西方传承至今的希波克拉底誓言,医学人文精神都是医学的灵魂,好的医生都应该是人道主义者。
作为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凌峰透露,4月初该协会将出台《医生道德准则》。“因为你是医生,要不断修道、内省、自律。学会与在生命过程中最软弱、最痛苦时的病人打交道,赢得他们的理解、支持、合作。”凌峰相信,经过努力,医患关系会回归正常,“患者与医生是同一个战壕的战友。”
(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