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3月12日18:46 手机看新闻
中青在线北京3月12日电(袁瑞)浙江温岭3名医生被捅伤,齐齐哈尔医生被猛击头部死亡,南京医生与护士被打下肢瘫痪,潮州值班医生“被游行”……接二连三的“伤医”事件刺激着人们脆弱的神经,血腥场面让人反思,这个社会是病了吗?
近日,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人民医院院长庄建表示,要对伤医行为“零容忍”,依法严打医闹。同时政府应加大对公立医院的投入,进一步增强公立医院的公益性。
3月12日,360新闻搜索提供数据显示,“对伤医行为零容忍”在“两会语录热搜榜”中高居榜首。
医患矛盾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政府主管部门和医务界管理者应该反思。如何才能从体制上解决医疗资源分配不合理,看病难、看病贵;如何完善医院内部管理,杜绝以药养医,过度治疗等乱像;如何倡导医风医德,同时改变患者固有思维,从心理摒弃“红包”这种不好的传统;更要思考如何才能让医生患者有效沟通,建立更加有效的交流渠道,做到防患于未然。
去年底,中国医师协会、中华医学会、中国医院协会和中国卫生法学会就曾联合发出声明,强烈谴责针对医务人员的暴力行为,呼吁社会对医疗暴力零容忍。在行业协会疾呼的同时,政府更要有清晰表态,这既是政府的责任,也能让众多医务工作者踏实。
同时,媒体面对医患矛盾,不要只为吸引眼球而过度炒作。恶性事件的发生率与庞大的医务工作者基数相比,并不如想象的那么高。而炒作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群众,甚至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媒体不妨像对待其他社会矛盾一样看待医患矛盾,而不是肆意妖魔化。
日前,中国青年报评论员曹林谈起暴力伤医事件时说,“当下医患关系已经发展到一碰就起火的状态,我们一定要把医患冲突与暴力伤医案件区别开来。暴力伤医是用暴力的方式对医生的犯罪,而我们有种误解,凡是发生在医院的事情都是医患冲突,用‘医患冲突’会挑起很多不必要的情绪。”
再也不要让看病的人砍了治病的人,拿菜刀的砍了拿手术刀的,不要冷了医务工作者的心。
(来源:中青在线 袁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