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国共产党新闻强国社区论坛政务通博客微博育儿宝E政播客SNS人民电视|群众路线网人大政协工会妇联科协 设为首页|网站地图

人民网首页 新闻专题历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数据库2019两会调查中国人大60周年纪念专题

代表建议:确立环境监察机构执法地位

2015年05月04日08:36    来源:法制日报     手机看新闻

打印网摘纠错商城分享推荐      字号

  图为张玉珍代表。 (资料图片)

  “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加大工作力度,全国环境形势总体趋稳向好。但我国环境监管形势依然严峻,环境违法违规案件高发频发,群众反映强烈。”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张玉珍如是说。

  张玉珍近日提出建议,要加强我国基层环境执法力量建设。

  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对环境监管执法工作作出了新部署。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建立和完善严格监管所有污染物排放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独立进行环境监管和行政执法。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战略部署,强调“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要求在资源环境领域推行综合执法,依法惩处各类违法行为。

  2014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环境监管执法的通知》,对强化环境执法监管进行了部署,提出了全面排查整改各类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和环境隐患问题,不留监管死角、不存执法盲区,向污染宣战。

  “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已于2015年开始实施,加强环境监管执法是落实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最直接手段,也是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群众环境权益的最有力措施。”张玉珍说,近段时间以来,全国各地区、各部门都在加大环境执法工作力度,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以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环境监管执法的通知》精神,从一些地方目前反馈的情况可以看出,在贯彻执行过程中面临的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基层环境执法力量薄弱,难以适应全面强化环境执法监管的实际需要。

  适宜的基层执法力量是确保各项环保执法监管落实到位的关键所在。但是,张玉珍指出,由于体制、人事、财政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导致一些基层执法力量建设难以满足环境执法的需要。

  “当前,我国政府各部门面临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进行简政放权、精兵简政等改革,在这场改革中,基层环保部门普遍面临的环境执法任务不断加重、要求不断提高,而执法力量却无法适应逐渐增强的压力。”张玉珍说,具体表现为:执法地位不明、执法权威不强;执法力量与监管任务不适应,工作难扎实;装备差、经费难保障;执法人员素质不高,专业化程度低,“不懂查”问题比较突出。

  张玉珍表示,加强环境执法监管、保证法律得到严格实施,已经成为环境保护领域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强环境法治的首要任务。在政府各部门实施简政放权、精兵简政的大背景下,强化基层环境执法力量建设更是彰显环保作为基本国策决不是空话以及我们向污染宣战的决心。

  基于上述原因,张玉珍建议加强基层监管执法力量,建立重心下移、力量下沉的工作机制,加强市、县环境监管执法队伍建设,推广重庆、江苏、浙江、山东等省市经验,延伸监管执法触角,有条件的乡镇(街道)及工业集聚区配备必要的环境监管人员。

  “应健全基层环境执法人员招录培养机制,以适应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的要求。”张玉珍建议,强化执法人员资质管理,严格实行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对现有执法人员全部进行业务培训和职业操守教育,并经考试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对新进入人员坚持凡进必考,择优录取,逐步优化执法人员结构。

  强化基层执法力量,经费保障必不可少。对此,张玉珍建议,要保障基层环境监察执法用车,推进环境监察、监测标准化建设,强化自动监控、卫星遥感、无人机等信息化和科技手段运用,健全监管执法经费保障机制,将监管执法经费纳入同级财政全额保障范围。

  同时,张玉珍提出,要完善基层环境执法人员职业保障制度。“应建立符合环境执法职业特点的待遇保障体系,监管执法的激励制度以及职务晋升机制,完善艰苦行业津补贴等相关政策,向基层一线、艰苦危险等重点岗位倾斜,建立健全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等职业风险保障制度等。”张玉珍说,要确立环境监察机构执法地位。这样既能解决“名不正,言不顺”执法权威树立的理论问题,更能实际解决事业单位改革、基层执法人着装、保障执法用车、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等现实紧迫问题。(记者张媛)

(责编:刘茸、张雨)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