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5月05日08:16 来源:中国人大杂志 手机看新闻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山联村党总支副书记朱虹
“和一些省聘村官不同,我是村里聘的村官,我的工资也是根据村里实际情况考核由村里发的,有一种说法就是‘山寨’村官吧。我就是扎根基层时间比较久,今年是第八年了。”今年全国人代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山联村党总支副书记朱虹这样谦虚地告诉记者。
热情质朴、落落大方,浑身洋溢着青春创业的激情,是朱虹给记者的第一印象。可就是这位自称为“山寨”的“85”后女村官,在当地却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以前山联村是一个负债1000多万元的贫困村,如今山联村已经成为乡村旅游的好去处,2014年全村乡村游的营业额达到2600多万元,并被评为江苏省最美的乡村之一。而这一切的变化都和朱虹有关。
“我就是个土生土长的山联村人,2006年从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进入无锡一家4S店工作过一年。”说起自己从城里回来当村官的经历,朱虹笑着说,“网上都有,一搜索全都出来了。但我确实想着既然回来了,就要为村里、为家乡的父老乡亲做点事情,改变村里的居住环境,增加村民收入。”
2007年,朱虹在山联村党总支吴书记的邀请下,回到山联村担任村官,一干就是8年。 “2014年山联村接待游客接近45万;2014年村级可支配收入是1100多万,人均可支配收入是2万5千多元。”朱虹向记者报出一组数据,这些数字都见证了朱虹为山联村发展付出的心血与汗水。
“山联村是靠农业致富的村庄,现在主要有种养殖业,包括种花卉、果树、蔬菜、中草药和养青鱼、草鱼、鲫鱼、白丝鱼、螃蟹、龙虾等,我们从2011年开始还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工业主要是农业的加工、包装等,但不会考虑引进一些工业企业。”说起山联村的发展,朱虹如数家珍,并向记者说起她关于农村发展的认识和思考。“我们从2008开始做村庄整治、环境整治,搬迁了很多企业,就是为了让老百姓的居住环境得到提高。现在环境好了,各种配套设施都上来,如果再去引进工业,前几年做的努力就付之东流、等于没做。”
朱虹说,“以前有句话叫无工不富,来了企业才能收到租金。现在我们发展村子的思路是要打造美丽乡村,发展乡村旅游。因为现在的现代农业已经延伸了,正在从单纯的农业种养殖向观光农业、休闲农业、旅游业发展。”
通过发展观光旅游、乡村旅游就能让村民富起来、过上好日子吗?面对记者的疑问,朱虹说,“以前,我们发展农业只是集中在农产品的销售、包装,我们以后一个大的发展方向,就是要做乡村旅游业,带动老百姓共同致富。现在山联村一天所有农家乐能满足2000人用餐,容纳300人住宿。路要一步步走,饭要一口口吃。住宿没准备那么多是因为来乡村游的主要是周末出来,住宿如果准备太多一方面需要资金,另一方面也容易浪费。”
发展乡村旅游,朱虹也有了新的思考。“现在是有一部分老百姓在开农家乐、农家客栈,有一部分老百姓在从事种植,但从整个村来说,比例还不是很高。从村里发展来说,乡村旅游要成为一个持续健康发展的产业,就要让村里大部分老百姓都参与进来。”
现在山联村正在完善村里公共服务,扶持百姓将乡村旅游做起来,朱虹认为,“现在国家强调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各种支农资金要不折不扣投向农村,资金只能增加不能减少。但我们基层希望有一些细则性的政策。因为资金是输血,但只有充实政策、技术、人才的扶持,才能给农村注入持续发展的动力。比如农村极缺科技农业、网络信息等方面技术型人才,国家要鼓励一些涉农或科技方面大学生到农村去,可以降低大学生到农村去的学历等门槛,这都需要政策引导和支持。”
朱虹说她将习近平总书记给大学生村官张广秀复信中的八个字牢记心中:“扎根基层,青春无悔。”“以前曾经有新闻这样说我,干得好,一年能挣8万元,其实,这只是一方面,我们村以后发展好了,挣得会更多。在全国人大的平台上,希望能将这样的声音传递出去:大学生当村官人生也可以出彩,而且可以带领全村的老百姓都去创业致富!”(来源:中国人大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