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5月05日08:17 来源:中国人大杂志 手机看新闻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梅县东山中学英语教师李杏玲
声音清脆,目光澄澈,文静而又灵动——这是全国人大代表、广东梅县东山中学英语教师李杏玲给人的第一印象。3月6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开放团组会议上,李杏玲直言我国欠发达地区高中生均办学经费比义务教育阶段生均经费还低,呼吁国家尽快建立统一的高中教育阶段的生均经费标准。
“为什么大城市的孩子高考升学率高,欠发达地区的高考升学率却低?并不是因为我们的学生笨,而是经费不足,开的学科就没那样齐全,办学条件得不到保障,学生成才渠道就会比较单一。这很大程度制约了教育的均衡发展。”李杏玲说。
李杏玲表示,目前,我国各级财政对各阶段教育的拨款呈现出“哑铃”态势,建议国家建立统一的生均经费标准,由省级财政统筹设立高中生均经费标准、配置教育资源,特别是对欠发达地区,由省财政直接拨款到学校,缩小因经济发展差异而造成的各地教育不公平问题。
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一建议得到了许多代表的赞同与附议。“与议案不同,人大代表可以独自提交建议,但我一说完,很多代表就过来附议签名。”李杏玲说。
目前,我国高中教育阶段主要靠收取学费和市县层面视财力情况给予一定拨款,各地区之间存在不小差距。李杏玲说:“各省标准不同,同省不同城市的标准也不同,这让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高中办学水平差距越拉越大。”在日常工作中她也深刻感受到,学校办学经费不足,严重阻碍学校设施设备更新补充,制约了教师外出培训学习提高,阻碍了多样化课程的开设,不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李杏玲所在的学校东山中学位于山区县城,是叶剑英元帅的母校。谈到这点,她很自豪。李杏玲已当了22年中学英语老师,2013年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这个身份对山区来说很难得,一定要尽心履职,为教育呼喊。”
李杏玲说,虽然东山中学是名校,但学校是面向全市统一招考,每年都有很多贫困学生进入学校读书。她的很多学生学习都很刻苦,这让她更用心扎根山区当好老师。“曾经有深圳、广州的学校来‘挖’我过去,有一次商调函都已经发过来了,但我还是没有去。”她直言难舍对山区学生的那份情。
“全校老师和学生都叫我‘Miss Li’,他们有问题都愿意找我倾诉。”李杏玲说,现在有了全国人大代表这个身份,可以为孩子们做更多事了。比如,2013年她提交了关于推进校车安全的建议,2014年提交的建议中,有一份是针对建立经济困难学生上大学资助政策体系的,“要落实各项助学政策,扩大受助学生比例,让他们学得踏实。”还有一份是建议构建“9+3”义务教育框架,即对接受完九年义务教育的适龄初中毕业生来说,如果选择升学中等职业教育,其各项学杂费用可以继续免除。
问到她提交建议都通过什么渠道了解情况,李杏玲告诉记者,从2013年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开始,她的手机号码就已经不是秘密,经常有人找上门。“这是个听取意见的好渠道。”不少人通过学生、老师打听她的联系方式。李杏玲的答复都是:给。李杏玲专门准备了一个文件夹,用便签记录群众反映的问题,再抽时间查询相关政策、法律,寻找可能的解决途径。
“有时利用假期,有时就得用上班时间,因为我要到政府部门去了解相关情况,经常都是骑摩托车去,就有很多人说我是骑摩托车的人大代表,这么接地气的人大代表!”说到这里,李杏玲笑了。
“我不仅关注教育,也关注其他民生问题。”李杏玲说,来参加今年人代会之前,她准备了5个题目并分别到相关部门走访进行调研,比如以法律倡导孝义、出生缺陷儿童的社会抚养和教育、医保全国结算等问题。有些虽然还不成熟最后不能形成建议,但她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关注与努力推动民生问题的解决。“令人开心的是,我去年提交的建议关于企事业单位人员病故抚恤金要和公务员水平‘两相当’的建议得到了国家的采纳,在春节前国家就已发下了文件妥善解决相关问题。”
当记者采访完她,有几个词浮现在脑海、萦绕良久未散去——朴实无华、桃李不言、师德高尚!(来源:中国人大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