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国共产党新闻强国社区论坛政务通博客微博育儿宝E政播客SNS人民电视|群众路线网人大政协工会妇联科协 设为首页|网站地图

人民网首页 新闻专题历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数据库2019两会调查中国人大60周年纪念专题

刘家义:审计发现12.6亿元专项资金遭骗取

2015年06月28日12:56    来源:人民网     手机看新闻

打印网摘纠错商城分享推荐      字号

人民网北京6月28日电(刘茸)在今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2014年度审计报告时,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指出,去年有一些企业和个人采取伪造社保证明、签订虚假合同、虚报职工人数、重复申报等方式,骗(套)取专项资金12.6亿元。

在这12.6亿元当中,包括“关闭小企业中央财政补助”1.03亿元(占抽查企业数的54%、金额的47%)、“国际服务外包业务发展专项”9181.24万元(占抽查企业数的40%、金额的39%)、“产业化经营中央财政补助”4210万元(占抽查企业数的39%、金额的37%)、“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补助”7100万元(占抽查企业数的9.7%、金额的3.5%)、“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等中央投资专项2.13亿元(占抽查企业数的81%、金额的63%)、“农机具购置补贴”等涉农专项7.38亿元(占抽查金额的3.2%)。

此外,审计中还发现,8个省的财政等部门挤占挪用或出借资金等29亿多元,用于楼堂馆所建设、发放补贴或招商引资奖励等。

上述问题是在报告转移支付改革和规范的问题时提及的。刘家义表示,转移支付中存在的问题还包括专项转移支付的“碎片化、部门化、司处化”现象、部分专项分配审核不够严格、限定用途等等。

据悉,去年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支出51591.04亿元,同比增长7.4%。其中,中央对地方的专项转移支付18941.12亿元,占转移支付总额的40.7%,比2013年下降2.2个百分点。

针对财政部刚刚提交的2014年度中央决算报告,审计署报告还指出了报表体系不够完善、预算变更偏多、未披露用以前年度超拨资金抵顶支出、中央与部门衔接不够等结构性缺陷。

报告还指出,各项审计移送的重大违法违纪问题主要具备的特点是,多发生在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和国有资源相对集中的领域,多与公职人员滥用权力、内外勾结有关,主要利用各种“软权力”牟利,以社会公益事业、落实政策等为招牌暗箱操作。

在已移送的问题中,土地和矿产处置方面问题567起,财政资金分配、信贷发放、企业改制等方面问题151起,共涉及公职人员2200多名。

(责编:杨成)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