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国共产党新闻强国社区论坛政务通博客微博育儿宝E政播客SNS人民电视|群众路线网人大政协工会妇联科协 设为首页|网站地图

人民网首页 新闻专题历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数据库2019两会调查中国人大60周年纪念专题

委员“支招”,且看“蓝领”如何变“金领”

2015年08月14日20:18    来源:中国人大杂志     手机看新闻

打印网摘纠错商城分享推荐      字号

  6 月29 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张德江委员长出席会议并作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职业教育法实施情况的报告。摄影/ 饶爱民

  “我当个石油工人多荣耀,头戴铝盔走天涯,茫茫草原立井架,云雾深处把井打……”上世纪60 年代,一曲《我为祖国献石油》唱出了石油工人的豪情,也鼓舞着一代代青年人投身中国制造。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职校毕业生与成绩差、素质低等被错误画上等号,而且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双下降,使得越来越多的青年人不愿选择职业教育。

  但现实情况却是:在赶集网与北大联合发布《变——2015 年新蓝领薪酬报告》中显示,从月薪8000 元的拉面师到月薪万元的建筑工人,蓝领的收入秒杀很多白领;数控、汽车维修等高技能类人才的月薪高达6000 多元,却一人难求……

  职业教育面临“叫座不叫好”,原因何在?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职业教育法实施情况的报告不仅找出了当前职业教育面临的一些突出问题,而且为中国如何在2025 年成为制造强国拿出了具体建议。

  提升“蓝领魅力”,从社会地位到财富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家庭,到现在这种观念依然没有衰退的迹象。”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赵少华在审议执法检查报告时说,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接受高等教育,认为职业教育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这会导致什么局面?月薪近万元的技术人员职位鲜有人问津,许多人倒是为了争月薪在3000 元到4000 元的公务员岗位,打破脑袋。

  “打一个不恰当的比方,这就如同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从业者面临的尴尬境地。他们被单纯地视为手工艺者,并没享有与画家、书法家一样的社会地位。换句话说,他们没有被社会视为艺术家,相当于教育领域的职业教育,没有地位,缺少财富。”赵少华说,要扭转这种局面,最重要的一点是做到平等对待、给予尊严,让从业人员在养家糊口的同时,感受到事业的荣誉感和成就感。这就需要给职业教育同等或积极的扶持政策。目前,全社会未能形成有利于技术人员成长的氛围,在择业、升学、报考公务员等方面存在着诸多政策限制。

  “职业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位置,又如同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位置,说起来重要,谁都离不开,但处在社会边缘,地位不高。学习成绩不错的学生,没有几个首选报考职业院校。如同农业一样,有多少青年人主动选择务农?”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刘振伟道出了家长和学生选择职业教育时的普遍心态,接受职业教育是无奈的选择。

  除了家长和学生的原因外,政府部门也未把职业教育真正摆上位置。“国家职教会议结束后,只有30% 的省份在三个月内召开了会议,作出部署,有40% 以上的省份半年以内都没有召开会议传达会议精神。”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王喜斌说,这项工作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

  与委员们的看法类似,执法检查报告也指出,我国职业教育观念滞后,直接影响职业教育法的贯彻落实和职业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一是有些地方和部门对职业教育法的宣传不够,没有把职业教育摆在应有的地位,在贯彻落实职教政策时,态度明显不如抓普教那么坚决,仍认为职业教育只是教育部门、职业学校的事。二是全社会尚未形成有利于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的氛围。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师资力量配备普遍低于普通学校,许多地方把职业院校放在中招、高招最后批次录取;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虽高,但就业质量不高,待遇偏低,在择业、升学、报考公务员等方面存在诸多政策限制和歧视。这些问题助长了对职业教育的偏见。三是存在唯学历倾向,一些职业教育机构追求学历“升格”,偏离了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和就业导向,不利于就业结构优化和缓解生产一线紧缺技能型劳动者的矛盾。

  职业教育不受重视,这是一个社会问题,怎样去改变?“三十年前,我在香港理工学院做学生辅导工作。有一天,一个学生来见我,他感到很气馁,进不了大学,只好来理工学院。我问他,为什么你认为将来就业会比大学生差?他说,一定差的嘛。他是念会计的,我告诉他,理工学院毕业生考会计的专业试,有8 科不用考,大学毕业生能豁免的只有5 科。那位学生给我的印象太深了,这种自卑感必须改正。”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范徐丽泰认为, 改变社会偏见,需要让家长和学生看到技术人员的薪酬和前途。“在美国大部分地方没有我们这样的问题,比如人们对水暖工很尊重,因为这些人的服务是每一家都需要的,而且收入也不错。总的来说,要用客观的方式让家长、学生、社会了解,职业教育并不是低人一等的教育。”

  对职业教育、技能人才认同度低的现象,不仅与传统观念、舆论宣传有关,也与现行用工制度、用人政策有关,涉及教育、经济、人事、就业等多个领域,需要全社会各个方面解放思想、大胆实践、共同发力。

  执法检查报告建议,切实树立“三破三立”的观念,即破除鄙薄职业技术教育偏见,树立普教职教同等重要的观念;破除轻视职业技能的思想,树立尊重劳动、尊重技能的观念;破除狭隘的成才意识,树立行行出状元的观念。加大对职业教育法的宣传力度。通过宣传成才就业实例、开展职业技能大赛、组织职业教育活动周等方式,不断提高职业教育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在全社会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良好氛围。

  同时,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育人、选人、用人机制,建立优秀技术技能人才定期表彰制度,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技术劳动者的报酬,使能工巧匠获得应有的尊重和待遇。尽快修改不适当的、唯学历要求的相关政策文件,清理对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晋升等方面的不合理规定,构建平等就业就学、职业成长的通道,为学生搭起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的“立交桥”。防止单纯追求学历的倾向,强化职业教育为地方、企业、行业服务的理念,注重为生产一线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

  软硬件投入,一个都不能缺

  职业教育与2025 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密切相关,这让施行了19 年的职业教育法再次走上前台,特别是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执法检查报告受到各方瞩目,一些委员几乎是逐字逐句的进行审议。

  “报告中提出,‘已经出台生均经费标准的地区,要加大省级财政统筹力度,保证在本区域内执行到位。’这句话隐含两层意思:一是,职业教育法第27条规定每个省、市、自治区要制定生均经费的标准,但19 年过去了,只有20 个省份制定了标准,还有三分之一没有制定标准。地方政府的落实还是有欠缺。二是,很多省市虽然制定了标准,但落实起来不到位。”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严以新说,比如经济发达的江苏省,虽然制定了标准,但省级经费只给省属学校,地方的学校仍是县里解决县属的,市里解决市属的。

  “对于经费保障,我看过一个数据,2012 年职教经费在全国教育经费比例中占12.1%,预算内占9.81%。以中职为例,与1997 年相比,2012 年中职在校生的规模在各级各类学生总数占比从4.36% 上升到6.94%。学生数上升,但经费占比从12.6% 下降为6.9%,财政性经费占比从11.41% 下降到7.02%。整个教育经费增加了,职业教育经费也增加了,但职业教育经费占比降低了。”严以新说,职业教育经费不仅绝对数要增加,在教育总经费中的相对数也要增加。

  从全国人大常委会职业教育法执法检查组对吉林省、江苏省、河南省、湖南省、广东省、重庆市、甘肃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8 个省区、市开展执法检查的情况看,目前仍缺乏稳定的投入增长机制。例如,一些地方财政对职业教育投入能力有限,仅能维持正常运转,无力改善办学条件,学校达不到国家办学基本标准。特别是县级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较差,有些仍停留在“一支粉笔、一本书”的落后水平,缺乏专业教师,没有配套的实训设备,学生参加实训锻炼、顶岗实习的机会很少。一些新建的高职院校负债运行,地方财力无力化解债务等问题。

  因此,当务之急是各级政府要按照职业教育法的规定,推动建立健全政府投入为主、受教育者合理分担、其他多种渠道筹措经费的投入机制。执法检查报告建议,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对职业教育经费投入责任,加大职业教育经费在本地区教育经费投入中的比重。国务院有关部门、省级政府应当在推动学校整合重组的基础上,依法制定职业学校生均经费标准,实现财政经费投入的常态化和稳定增长。已经出台生均经费标准的地区,加大省级财政统筹力度,保证在本区域内执行到位。研究出台金融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制定相关政策吸引社会、个人捐资或投入职业教育;督促企业足额提取教育培训经费用于职业培训等。

  多措并举,推动职业教育“高大上”

  “职业教育取得的成绩很大,但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比,还有很大的距离。执法检查报告对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的意见和建议针对性很强,具有操作性。”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陆浩说,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关键是教师队伍建设。可以考虑从离职、退休的工程师、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中,包括高级技工中聘任教师。同时,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设置专业。市场需要什么人才,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现在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不少,但是专业设置和市场需求相差很远,往往是学校有什么教师就开什么课,不管市场需要不需要。

  “办好职业教育‘功夫在诗外’,不仅要看职业教育本身,还要从整个社会大系统去看。现在多数企业,包括政府部门用人过于唯学历论,造成了大量人力资源浪费。我们都知道德国的职业教育办得好,它为什么可以办得卓有成效?是因为他们的职业教育同用人制度联系在一起。读职业教育不仅要能够就业,还要有发展,学生才会愿意去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方新说, 我去北京奔驰公司调研了两次,发现它完全照搬了德国母公司的职业培训体系。公司为员工设计了三条成长路线,一是行政管理路线,从班组长、车间主任,一直到总经理、董事长;二是技术人员的路径,从初级技术人员一直到总工程师;三是技术工人的路径,从最基层的工人到高技能人才。该公司不单有三条路径,而且这三条路径之间是打通的,就是从技术工人,通过不断学习、不断努力,可以当技术人员,可以走上技术序列,也可以走上车间和企业的领导岗位。这套制度体现了行行出状元,体现出清晰的人才上升通道,有发展进步空间。“在调研中,我还发现,该公司与职业学校联合办学,‘奔驰班’不愁学生,上了这个班的学生能就业,还能有发展。现在职业教育和企业用人实际是两张皮,企业和学校的关系不是学校加企业,再弄一个实训基地的关系,而要让企业更多的发挥主体作用,参与办学,不一定每个企业都要办职校、技校,但是这些职校、技校应该为企业,尤其为大企业或者一个行业的小企业去‘私人定制’。”

  针对这次执法检查中发现的主要问题,检查组建议转变观念,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办学,面向市场和社会需要办学;加强顶层设计和宏观指导,促进普通本科高等院校转型发展;提高职业教育经费保障水平等。

  7 月1 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刚刚闭幕,全国人大代表黄作兴就给本刊记者打来电话,表达喜悦之情。“年初人代会上,我提出了关于职业教育改革的建议,所以这些天,十分关注职业教育法执法检查报告和对职业教育法实施情况专题询问的新闻。”黄作兴说:“没想到,我提出的在公务员招聘中,高职毕业生应当与普通高校毕业生同等对待的建议,不仅在报告中有体现,而且已经得到了落实。国家公务员局给我打电话说,这个建议已经被采纳。今年6 月,浙江省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中也明确技师学院高职毕业生可考公务员。在我看来,张德江委员长亲任职业教育法执法检查组长并主持专题询问,这是一个很棒的模式和很好的开端,得到了实效。”

  (文/记者 于浩)

(责编:刘茸、张雨)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