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国共产党新闻强国社区论坛政务通博客微博育儿宝E政播客SNS人民电视|群众路线网人大政协工会妇联科协 设为首页|网站地图

人民网首页 新闻专题历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数据库2019两会调查中国人大60周年纪念专题

合理代际扶持要坚守

2016年01月19日13:49    来源:法制日报     手机看新闻

打印网摘纠错商城分享推荐      字号

  1月1日起,全面二孩政策正式落地。然而,在当下,要老二跟“啃老”之间显然存在着剪不断理还乱的纠结。

  有不少人直言,放弃生二孩,是不想以“啃老”为代价成全自己的“儿女双全”。也有人认为,父母在子女需要的时候出钱出力,是正常的文化传统,几千年来,中国社会历来如此,帮助子女带孩子,必要的时候给予一定的经济援助,都无可厚非。

  在当前就业压力日增、独生子女群体壮大的前提下,“啃老族”更有扩大蔓延的迹象。对于已进入老龄社会的中国来说,“啃老”无疑会带来更多的社会问题。

  “不是一个人的问题,而是一代人的问题,‘啃老’原因很多。我们的代际关系发展至今,确实是出了问题,值得研究。”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党俊武在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指出,要想解决当下愈演愈烈的“啃老“问题,首先要明确到底什么是“啃老”、什么是正常的代际扶持关系,不能把正常的代际扶持关系一律打上“啃老”的标签。

  “目前我国的经济面临新常态,人口面临调整期,市场机制逐步完善,年轻人尤其是80后、90后面临的压力远远大于计划经济时代他们父母那代人。但是,无论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条件下,我们都必须坚守正确的代际扶持价值理念。因此,如果子女确实有生活困难,父母应当给予帮扶,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子女就可以心安理得地‘啃老’。”党俊武说。

  党俊武指出,所谓“啃老”,应该是指成年子女有劳动能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负担自己的生活,但是却不去做,而是全部依仗父母。核心就是可以自食其力却主动放弃。比如找工作高不成低不就、非量力而行地讲究生活,这些都是典型的“啃老”状态。简单地说,“啃老”就是能够自食其力而不愿自食其力。

  中国父母子女之间的账是模糊的,父母生气时常常说“我的账你一辈子都还不完”。子女们包括儿媳妇在心底里认为“父母的就是我的”,父母也常常说,“我的最终还不都是你的”,亲情溢于言表。这种代际关系弊端很多。说小了,容易滋生子女依赖意识,发生“啃老”顺理成章,严重的甚至酿成不孝惨剧。

  实际上,一些老人把全部积蓄交给子女,时间长了,子女也成了仇人,结果造成自己被动,所谓”恩重仇深“,自古就有许多类似忠告老人的传说。

  跟亲子女可以明算账

  那么应该如何坚守正确合理的代际扶持呢?党俊武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不能把代际关系中合理的家庭资源流动看为是“啃老”,不能把合理的代际帮扶都看成是“啃老”。

  其次,为了遏制不正常的“啃老”现象的蔓延,作为父母来说,需要做的事情很多,不能让子女产生心安理“啃老”的心理,不能让子女把父母的帮扶视为理所应当。从某种角度上说,父母的“过度溺爱”和“过度殷切”是造成不孝之子大量存在的“罪魁祸首”。坦率地说,很多不孝之子都是惯出来的。毫无底线的倾其所有,这种帮扶无疑是畸形的,我们的传统也不鼓励如此行为。

  再次,社会舆论要发挥应有的作用,要建设一种新的代际文化。一方面,老人要坚守自己的原则和阵地,保障自身的财产权,跟亲子女可以明算账,不要舍不得让孩子吃苦。另一方面,从子女角度讲,除了要感恩,还要在行动上有所体现。

  最后,做子女的一定要清醒,在代际关系上有一个亘古以来的好机制,这就是子女的所作所为有一个巨大的纠错力量,这就是子女的子女。你“啃老”,你的子女将来也会理直气壮地“啃“你。因此,子女应该有主动跟父母算账和还账的意识,不能以父母之爱为幌子,行“啃老”之实。行动上要充满敬爱,如此也可以为自己的子女树立榜样,避免自己将来也成为“被啃一族”,从而建立良好代际关系。

  家庭资源合理配置是代际扶植重点

  “要正确认识‘啃老’,还必须重视家庭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党俊武认为,在以往的传统社会中,按照尊老爱幼的文化,家庭资源都是向上流动和聚集的,多数的资源都给了老人,全社会往上“疼”,相对来说对子女不公。但是,伴随60后崛起和改革开放,传统文化彻底倒转,社会和家庭的一切资源都开始往下聚集,全社会往下“疼”,这对老人是不公平的。“现在来看 ,这两个都不是成功的配置方式,都应当检讨。家庭成员之间的代际分配应该是达到基本公平才是理想状态。”

  为何几千年来都存在的代际关系会在当前凸显?“人口老龄化是催化剂。”党俊武认为,由于我国目前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代际关系发生重大变革,要建立一种适合的新的文化,来适应这种老人增多、年轻人减少的社会现实,政府方面应当在宏观上回应这种老龄社会的转变。因此,消灭“啃老族”,不能光是从家庭层面作改变。我们需要全面深化教育、就业、住房等各项改革,从根本上减轻年轻人的压力,降低他们独立、创新能力提升的成本。

  此外,从法律层面上讲,要完善相应的法律,普遍蔓延的“啃老“已经侵犯了老年人合法权益,对年轻人也产生负面的影响。因此,要继续落实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要探索研究相应配套措施,对纠正”啃老”现象真正有所作为,有序引导两代人合理的资源配置,弄清各自的权利义务。

  实际上,一些老人把全部积蓄交给子女,时间长了,子女也成了仇人,结果造成自己被动,所谓“恩重仇深”,自古就有许多类似忠告老人的传说。

  党俊武认为,不能把代际关系中合理的家庭资源流动看成是“啃老”,不能把合理的代际帮扶都看成是“啃老”。

  为了遏制不正常“啃老”现象的蔓延,作为父母来说,需要做的事情很多,不能让子女产生心安理得“啃老”的心理,不能让子女把父母的帮扶视为理所应当。从某种角度上说,父母的过度溺爱和过度殷切是造成不孝之子大量存在的“罪魁祸首”。坦率地说,很多不孝之子都是惯出来的。毫无底线地倾其所有,这种帮扶无疑是畸形的,我们的传统也不鼓励如此行为。

  社会舆论要发挥应有的作用,建设一种新的代际文化。一方面,老人要坚守自己的原则和阵地,保障自身的财产权,跟子女可以明算账,不要舍不得让孩子吃苦。另一方面,从子女角度讲,除了要感恩,还要在行动上有所体现。

  “要正确认识‘啃老’,还必须重视家庭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党俊武认为,在以往的传统社会中,按照尊老爱幼的文化,家庭资源都是向上流动和聚集的,多数的资源都给了老人,全社会往上“疼”,相对来说对子女不公。但是,伴随60后崛起和改革开放,传统文化彻底倒转,社会和家庭的一切资源都开始往下聚集,全社会往下“疼”,这对老人是不公平的。现在来看,这两个都不是成功的配置方式,都应当检讨。家庭成员之间的代际分配应该达到基本公平才是理想状态。

  为何几千年来都存在的代际关系会在当前凸显?“人口老龄化是催化剂。”党俊武认为,由于我国目前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代际关系发生重大变革,要建立一种适合的新的文化,来适应这种老人增多、年轻人减少的社会现实,政府应当在宏观上回应这种老龄社会的转变。因此,消灭“啃老族”,不能光是从家庭层面作改变。我们需要全面深化教育、就业、住房等各项改革,从根本上减轻年轻人的压力,降低他们独立、创新能力提升的成本。

  从法律层面上讲,要完善相应的法律,普遍蔓延的“啃老”已经侵犯了老年人合法权益,对年轻人也产生负面的影响。因此,要继续落实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探索研究相应配套措施,对纠正“啃老”现象真正有所作为,有序引导两代人合理配置资源,弄清各自的权利义务。(记者  朱宁宁)

(责编:刘茸、张雨)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