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7月1日电(记者 刘茸)昨天上午,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审议了2015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情况报告。委员们普遍认为,本次的报告作为新预算法执行第一年的报告,有显著的进步,内容具体实在,分析深刻,不回避问题和难点,但与此同时,他们也提出了大量的改进意见。
地方债问题仍然明显 增长势头突出
吕祖善委员认为,地方政府债务快速增加势头并没有减缓,这两年反而增加更快,债务快速增加与财政收入增速大幅下降的逆向,使偿债能力受到严重的影响,且已经出现局部地区债务的风险。他呼吁,千万不能总以为债务总体水平不高、可控而掉以轻心,必须把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工作做深做实。
李盛霖委员说,到地方调研了解到一些地方为了稳增长,在人大批准发行的债务之外,仍然以各种名义、方式举借债务。有的地方在运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过程中,明面上邀请社会资本入股,但又对社会资本承诺每年有固定回报或在规定时限内全额回购。有的金融机构参与项目投资,要求地方政府和基层地方人大出具保函,或将相关补贴长期固定纳入预算。这些做法目前看不是政府债务,但未来就很可能变成政府债务,潜在风险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他还指出,预算法已公布很长时间,预算法实施条例的修订工作“不能再拖了,要尽快出台”。对此,今年财经委在年初的预算审查结果报告和这次关于决算的审查结果报告中,都明确提出了建议。
吕薇委员也指出,今年是新预算法实施的第一年,在下面调查时,地方反映新的预算法出台以后不太会编制,越到基层感觉难度越大,她建议上面要多做一些文件类的工作,对下面进行指导,同时加强培训。
县级财政和事权配套问题仍未解决
车光铁委员建议进一步加强对县级财政支持力度。他认为,营改增全面推开后,县级财政收入明显减少,但承担的责任没有变化,除本身事权外,还承担了很多中央、省、市的延伸事权,甚至存在权力不在地方,但责任在地方的现象。因此,应当在合理设置中央和地方事权的同时,进一步加快对中央与地方收入划分调整工作,切实增加对地方,特别是困难地区和民族地区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并逐步加大奖补资金支持力度。
卫留成委员建议,在整合、清理专项转移支付,划分中央和地方政府事权上,要“下个决心,真正推动”,把事权划分清楚,在转移支付上供一般转移支付占到60%以上或者更多,中央政府只管理重大事项。“上级,特别是中央部门集中精力搞宏观政策研究、制定政策,监督、检查、指导,该省里办的事省里办,该市里办的事市里办,这样既可以理顺关系又可以提高效率。”他呼吁。
吴晓灵委员也认为,审计报告中涉及的预算协调统筹不到位的问题,根子都在于中央和地方的支出责任和财力没有划分得非常清晰,因而就不能改变专项转移支付小、乱、散的问题,因而,要想提高财政预算的精确度,要落实各项工作的责任,加快支出责任和财力的划分,是财政改革的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要正确引导地方政府违规举债的问题,也需要将其事权和财力匹配。
“希望对地方政府的债务做一次绩效评估,有一些地方政府举债做的事情太过超前了,太过超前的事情必须停下来。”她建议,“二是要切实落实对私人财产的保护,让民营企业、社会资本真正敢于进入到政府希望进到的领域当中来。”
委员:审计还要关注“哪些钱该花”的问题
向巴平措副委员长说,审计显示扶贫工作领域的问题也不少,国家每年在扶贫领域的财政投入数目巨大,精准投放资金极为重要,应全程监督资金使用的去向,对审计查出的问题、整改不到位的要严格追责,要“使扶贫资金成为带电高压线,谁也不敢乱触碰”。
莫文秀委员建议加大对违法违规问题的问责和处理:“报告指出,在2015年,中央预算执行过程中,违反各类预算制度,随意支配资金的问题还是很突出,有必要加大对违规问题的曝光力度,并且必须启动问责程序。”
韩晓武委员则独辟蹊径地指出,现在的审计监督主要是放在钱花的是不是守规矩上,而很少审计哪些钱该花,哪些钱不该花,特别是很少审计一些该花的钱给没给、给的够不够的问题。他认为,今后的审计还应该审计哪些钱该花,哪些钱不该花,而且这些该花的钱花的对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