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9月20日08:38 来源:法制日报 手机看新闻
9月5日至6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集中开展环保法律法规实施情况专项检查活动。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彭清华带队检查,在广西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工作中尚属首次。
《法制日报》记者全程跟踪采访,了解广西环保法律法规实施情况以及环境保护工作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历程。
法治护航生态环境质量改善
环保立法是广西人大立法工作的重中之重,目前已制定和修改了11部环保地方性法规,包括在全国较早修订史上最严的环保条例,全国首创乡村清洁条例等,约占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制定、修改的地方性法规总数的20%。
为了使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深入人心,广西各级领导带头学习,同时采取办班学习、送法上门、现场培训等方式,组织环保相关职能部门领导、重点排污企业负责人等,开展环保法律法规学习轮训。全区开展多种形式宣传教育活动,社会公众的环保意识和法制观念明显增强。
自治区政府以环境信息公开为抓手,通过实时发布环境空气质量、曝光突出环境问题、形成环保舆论监督合力等方式,规范和约束各环境保护参与者的环境行为和行动。各市认真落实环保目标责任制度、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度、环境保护“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制度,有力推动环保法律法规的实施。
红树林是世界上最富有生物多样性、生产力最高的海洋生态系统之一,素有“海岸卫士”“造陆先锋”等美称,对地区生态起着平衡作用,对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2005年,广西钦州市建立了茅尾海红树林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检查组在保护区了解到,钦州市严格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定期对保护区内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强化自然保护区环境问题的宣传教育和监察力度。钦州市委、市政府要求,红树林保护区原则上不调整,面积只能增加,不能减少。通过严格监察和宣传教育,有效提高了周边群众和相关生产企业保护自然保护区的责任意识。
“环境保护法规为政府依法依规保护生态环境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支持,广西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守住了‘山清水秀生态美’的靓丽品牌。”自治区副主席胡焯说。
据统计,2015年,广西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88.5%,高出全国平均值11.8个百分点;主要河流水质达标率93.1%,高出全国平均值28.6个百分点;近岸海域一、二类海水水质比例为90.9%,高出全国平均值20.4个百分点;森林覆盖率达62.2%,生物多样性丰富度居全国第三位。
勇于创新突破环保治理难点
尽管广西生态环境质量总体良好,但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广西欠发达后发展,经济加快发展必然给环境容量带来的刚性增加需求,发展方式仍较粗放,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给生态环境带来了持续的压力。”胡焯分析说,广西环境风险依然突出,部分城市的黑臭水体亟待治理,个别跨国界、省界工业园区配套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滞后,历史遗留尾矿库多。
目前,广西在传统产业绿色升级上下功夫,各市不断探索循环经济新举措,力求环境保护和产业发展的有机结合。
南宁市宾阳县位于广西中南部,人口超百万,是当地民营经济强县。县城及乡镇日产生活垃圾约250吨,由于辖区内原有垃圾填埋场相继告急,周边市县垃圾处理设施亦满负荷运转。如何处置堆积成山的城乡生活垃圾,一度困扰宾阳县。
为彻底解决“垃圾围城”困境,华润水泥与宾阳县人民政府签订《宾阳县生活垃圾处理协议》,并注册成立了华润环保工程(宾阳)有限公司,引进世界一流核心装备,开辟全新技术路线,项目建成当月即处置生活垃圾6000吨。该公司的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具有优异的环保指标,宾阳县生活垃圾不仅实现日产日清,还启动了库存垃圾处置的工作。目前总共已处理宾阳县生活垃圾7.1万余吨,彻底解决了宾阳县“垃圾围城”的困局,在环保产业转型上迈出了一大步。
在垃圾处置过程中,该公司还实现固体焚烧灰渣和预处理废物均作为水泥生产原燃料100%利用,无固体废物或二次污染物排放,实现灰渣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置,臭气不扩散的目标,达到了“预处理车间喝咖啡”的高标准。
“建厂前我们最担心臭气吹到村里面,但是生产之后并没有发生这种情况,我们很放心!”当地村民廖大哥对记者说。生活垃圾渗滤液经过处理后,华润环保工程(宾阳)有限公司负责人拧开阀门接水直接饮用:“生活垃圾渗滤液经过处理,出水水质完全可以直饮。”
除了南宁市宾阳县,来宾电厂通过发展热电联产,有效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明显降低了污染物排放。同时,进一步完善基础能源保障措施和工业园区循环经济产业链,促进园区产业机构优化升级。百色市坚持循环经济发展,全市有两家企业列入自治区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另有18家制糖、铝、火电等企业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工作,百色市还推动田东县成功创建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县。2015年,百色市规模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为1.828吨标煤/万元,同比2010年下降29.93%,超额完成“十二五”下降指标。
环保督察立行立改边查边改
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进驻广西开展现场督察工作以来,截至8月24日,共交办32批2341件环境信访问题。
问题不是包袱,整改才是机遇。自治区和各市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相继成立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专题会议或下发文件,部署阶段性整改工作。
自治区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督促整改工作,将督促整改环境问题列入到重要议事日程。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彭清华亲自带队开展实地检查,起到了示范作用。
“彭清华书记亲自担任检查组组长,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两位副主任担任副组长,检查活动规格高,既是对广西环保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的一次检查,同时又积极回应了中央环保督察组对广西环保问题的关切。”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杨道喜介绍说。
各级各部门“借风舞龙”,抓住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的契机,围绕已指出的问题,在中央督察组正式反馈意见前,及早入手区分层次制定先期整改方案。
中央督察组下沉督察期间,南宁市对大明山生态保护、龙潭水库养殖污染、清水泉水质安全隐患、工业园区污染处理设施建设滞后等问题已启动整改工作,结合制定阶段性整改方案,对未完成整改、未妥善处理及容易出现反弹的问题,进行逐项梳理,细化措施确保整改到位。
河池市在制定整改方案时,重点研究限期淘汰落后生产工艺以及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条件的冶炼能力、加快推进涉重企业“出城入园”等突出环境问题。来宾市对来宾冶炼厂下达整改通知,上门服务帮助查找问题根源,完善整改计划,对督查中查处但尚未完成整改的问题和隐患进行分类,制定整改工作方案,明确整改措施、目标和时限。
截至8月底,广西已有10个市出台阶段性整改工作方案,其余4市正在抓紧审定整改方案。“中央督察组下沉各市督察期间重点关注的8类24个环境问题,涉及多个政府职能部门的,已明确责任单位、督查单位和整改要求,正在抓紧制定具体整改方案;指向明确的具体企业,已进入整改落实阶段。”胡焯说。
严格执法全面治理环境污染
广西注重对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的监管治理,大力开展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等专项整治行动,推动解决了一些突出环境问题。
2013年以来,按照“美丽广西”乡村建设重大活动规划,广西统筹推进清洁乡村、生态乡村阶段的重点工作。以清洁乡村为主题,开展“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活动,安排10.36亿元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资金,整合各项涉农资金355亿元集中用于乡村建设,利用农业发展银行100亿元专项贷款重点支持乡镇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措施等建设,建立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由2012年的13%提高到93%。
广西还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深化大气污染;以综合治理九洲江流域水环境为突破口,深化水污染整治;突出重点防治区域和重点污染源监管,治理、关停154家涉重企业,实施508个重金属污染治理和环保能力建设项目。
据统计,2015年,广西累计排查各类企业1.5万多家,查处环境违法案件1316件,是2014年的2.14倍;行政处罚金额8245.52万元,是“十二五”前四年罚款总和的1.4倍。
“正是由于各级政府敢于亮剑执法,2015年以来广西没有发生过较大及以上等级的突发环境事件,守住了环境安全底线,超额完成了‘十二五’国家下达的污染减排指标,也推动了环保重点工作开展。”胡焯说。
胡焯表示,广西将实施环境问题大诊断、大治理和环境质量大考核“三步走”战略,全面治理环境污染。2016年对各市集中开展环保综合督察,全面诊断环境问题;2017年到2019年全面治理突出环境问题,改善环境质量;2020年考核各市工作成效,确保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国前列。(记者 莫小松 马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