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彭真深思的“三個關系”
2014年09月18日14:43 來源:瞭望新聞周刊
【字號 大 中 小】 | 打印 | 留言 | 論壇 | 網摘 | 手機點評 | 糾錯 |
處理好黨和國家政權的關系,人大和“一府兩院”的關系,人大及其常委會內部個人和集體的關系。
如何加強和改進人大工作?“最根本的,就是要把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有機統一起來。”十屆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主任委員楊景宇在接受《瞭望》新聞周刊記者採訪時如是說。
楊景宇曾長期在彭真身邊工作。他回憶說:“彭真同志強調,在我國,黨領導人民制定憲法和法律,黨也領導人民遵守執行憲法和法律,堅持黨的領導、遵從人民意志、嚴格依法辦事,三者是一致的、統一的。”
“彭真同志認為,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加強政權建設,需要處理好黨和國家政權的關系,人大和‘一府兩院’的關系,人大及其常委會內部個人和集體的關系。”楊景宇說,“為了正確處理這三者關系,彭真同志作了深入研究和嚴肅思考。”
執政黨與國家政權
彭真一貫堅定堅持黨的領導,他認為這是歷史的結論、是人民的選擇。楊景宇說:“彭真同志講過,1840年鴉片戰爭之后,中國向何處去?許多仁人志士都在尋找出路,爭論來爭論去,不外就是一個問題:誰領導,走什麼道路。實踐最終証明,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隻有社會主義能夠救中國。”
如何正確地堅持黨的領導?楊景宇說:“彭真同志明確提出,共產黨執政后,凡是國家的事情,關系全體人民根本利益的大事,光是黨討論決定還不行,還必須同人民商量,通過國家政權作決定。按照憲法規定,國家一切權力屬於人民,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是各級人大。堅持黨的領導和國家一切權力屬於人民並不矛盾。黨的領導,最根本、最重要的是政治領導、方針政策領導。黨的決定是政治性的,不是法律,沒有強制力,隻能靠說服教育,不能強制推行。黨的意見隻有同人民的意見結合起來,經過全國人大或其常委會通過,才能成為憲法、法律,成為國家意志,成為全社會都必須遵循的活動規范和行為准則。”
彭真在主持1982年憲法起草過程中反復強調,憲法序言規定:全國各族人民、各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社會組織、各企業事業組織,都必須以憲法為根本的活動准則。“當時他講,‘各政黨’當然包括作為執政黨的中國共產黨,‘全國各族人民’當然包括作為人民一部分的共產黨員。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胡耀邦同志在黨的十二大報告中也講了,新黨章關於‘黨必須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的規定是一項極其重要的原則”,楊景宇說。
人大與“一府兩院”
在中國,人大是國家權力機關。行政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都由人大產生,對人大負責,受人大監督。人大及其常委會統一行使國家權力,制定法律,並就國家重大問題作出具有法律效力的決定;在這個前提下,又明確劃分了行政權、審判權、檢察權。這樣的體制,既可以防止權力過分集中,同時又能使“一府兩院”依法各負其責、互相配合,保証國家各項事業有效進行,集中力量辦大事。本文來源:瞭望觀察網
彭真說,人大和它的常委會同政府的關系,一個是權力機關,一個是它的執行機關。省級人民政府有兩個“婆婆”,一個是省級人大和它的常委會,一個是國務院。省級人大常委會在同政府的關系上,方針不是“唱對台戲”,但也不是等因奉此、不問是非的“橡皮圖章”,方針是實事求是,以人民利益為根據,以憲法、法律為准繩,是就是,非就非。對的,就肯定,就支持;錯的,就否定,就糾正。它錯了,違法了,你也不管,那還怎麼代表人民?
彭真說,人大常委會對政府工作的監督,主要是監督它是否違憲、違法,是否正確執行國家的方針、政策,是否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但是,人大常委會不要代替政府工作,不要不恰當地干擾政府工作,隻管重大原則問題。至於具體工作,還是由政府去辦比較好。重大原則問題,該管就管,少一事不如多一事;日常工作問題不必去管,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個人與集體
彭真說,人大是集體行使權力、集體決定問題,集體有大權、個人沒有權,不是個人負責制,而是民主集中制,在高度民主基礎上高度集中。
楊景宇回憶,彭真同志多次說,“民主是需要花時間的,不能怕麻煩”。1983年8月25日召開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次會議前,研究為會議審議幾個法律案安排的時間,彭真說:不是安排討論四天嗎?四天不夠就五天,要多少天就多少天,總之要把問題搞清楚。一言堂,五分鐘就解決了,行嗎?實行民主集中制,就要聽取各方面的意見,沒有足夠的時間不行。
楊景宇說,為了把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做實,推進人大及其常委會行使職權的規范化、程序化,彭真同志提出的兩項措施是開創性的:一是,法律案由“一審制”改為“兩審制”,經過兩次常委會會議審議才付表決。實際上,有些法律案由於牽涉復雜問題,為了發揚民主、集思廣益、統一認識,經過多次審議才獲通過。二是,審議議案,特別是重大的法律案,除分組審議外,又增加了聯組會議制度。在小組充分發表意見的基礎上,把各小組集中起來召開聯組會議,展開討論重大問題,便於各種不同意見展開討論、甚至辯論,經過反復協商,以求達成共識。“這兩項舉措看似立法程序的改進,實質上成為推進民主立法的制度性突破”,楊景宇說。(記者 韓冰)
(責編:劉茸、楊成) |
相關專題 |
· 中國人大60周年紀念專題 |
![]() |
中國人大 |
|
1、圖解:那些重要法律是何時誕生的? 2、廣州芳村“地主”覆滅記 3、修改教師法消除教師后顧之憂 4、電信詐騙代辦信用卡實為蒙錢陷阱 5、禁止打傘屬於因噎廢食 |
中國政協 |
|
1、人民日報:邁向協商民主新時代 2、高考改革,兩岸可以相互借鑒 3、郝柏村言論背后藏民進黨“死穴” 4、警惕泛民派以“普選”名義搞“港獨” 5、全國政協召開雙周協商座談會 建議解決民族地區就業問題 |
中國工會 |
|
1、台風“海鷗”來襲 海南多地嚴陣以待 2、【社評】公眾因何對“雙胞胎判決”如此關注 3、貴陽“超級大盤”難覓菜市場 4、漯河站開通“全員讀書”平台 5、安陽市滑縣交通運輸局集中整治佔道經營 |
中國婦聯 |
|
1、南師大軍訓“男上女下”做俯臥撐 教官道歉 2、沈躍躍會見港區婦聯代表聯誼會訪問團一行 3、台灣地溝油事件發酵 涉事產品網上代購如故 4、9歲小胖妞教化妝 專業范兒看醉網友 5、乳制品企業:得奶源者得天下 |
播客·視頻 |
|||
|
|
時政要聞 |
|
·新華網評:讓小微企業生出來、活下去、活得好 ·“圈內人”眼中的“秘書生態”:助手、管家、二號首長 ·一張圖帶你認識印度:離不開歌舞的王國 ·發改委公布12家被罰日本汽車零部件企業名單 ·北京密雲紀檢監察網正式開通 一鍵投訴違規違紀行為 |
頻道精選 |
|
人民日報重要言論庫 |
||
|
時政資料 |
|
●俞正聲活動報道集 ●劉雲山活動報道集 ●王岐山活動報道集 ●張高麗活動報道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