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中國共產黨新聞強國社區論壇政務通博客微博育兒寶E政播客SNS人民電視|群眾路線網人大政協工會婦聯科協 設為首頁|網站地圖

人民網首頁 新聞專題歷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數據庫2019兩會調查中國人大60周年紀念專題

全國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全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11個在民族地區

2015年12月22日15:55    來源:人民網-中國人大新聞網     手機看新聞

打印網摘糾錯商城分享推薦      字號

人民網北京12月22日電 (李楠楠)為深入貫徹實施民族區域自治法,促進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確保民族地區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2015年對民族區域自治法實施情況開展執法檢查,由全國人大民族委員會組織實施。這是31年來常委會第二次就民族區域自治法的實施開展執法檢查。

2015年12月22日,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上,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向巴平措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執法檢查組關於檢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實施情況的報告》。

對於民族區域自治法貫徹實施中面臨的困難及存在的問題,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向巴平措表示,民族地區如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困難大、任務重。

縱向比較,民族地區發展迅速、成就巨大,但因基礎差、底子薄、起步晚等原因,經濟發展滯后,與發達地區的差距仍然很大,存在許多前進中的困難,發展中的問題。要達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本要求,還面臨巨大挑戰。

經濟實力弱。2014年,民族8省區生產總值加起來隻比廣東省略高,全國30個自治州經濟總量加起來不及一個蘇州市。經濟總量小、產業結構不盡合理、自我發展能力較弱、抵抗風險能力較差是民族地區面臨的普遍問題。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一些經濟實力靠前的地區,經濟發展也呈現了明顯放緩甚至下滑趨勢,穩增長、調結構、保民生壓力很大。民族8省區平均人均可支配收入為全國平均水平的82%,雲南、甘肅等地一些民族地區農民人均純收入則隻有3000元左右,僅為全國平均水平的1/3,且大多是打工收入或“靠天吃飯”,收入很不穩定。

基礎設施建設滯后。這是民族地區普遍存在的突出問題。比如,目前西藏還有110多個建制村未通公路。內蒙古鐵路干線復線率、電氣化率分別低於全國平均水平22.5和31.7個百分點。民族地區河流很多沒有經過系統治理,成為防洪體系的薄弱環節。工程性缺水、水資源利用率不高問題也十分突出,比如新疆全境18條重點河流中僅有6條建有山區控制性水利工程,跨界河流水資源在新疆境內開發利用率僅為25%﹔貴州省民族地區三條主要航道(南北盤江—紅水河、都柳江、清水江)因缺乏資金一直未能打通。基礎設施落后仍然是制約民族地區發展經濟、改善民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瓶頸”之一。

貧困問題突出。不僅貧困面大、貧困程度深,而且返貧率高、解決難度大。全國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有11個在民族地區。2014年,民族8省區農村貧困人口為2205萬,佔全國農村貧困人口的31.4%﹔貧困發生率14.7%,高於全國7.5個百分點。貴州、雲南、廣西3省(區)位列前5個貧困人口規模最大的省(區)﹔西藏、新疆、貴州、雲南、青海5省(區)位列前6個貧困發生率最高的省(區)。因現有扶貧對象多是扶貧攻堅戰中的“硬骨頭”,扶貧難度越來越大。

邊境建設亟待加強。我國2.2萬公裡陸地邊境線中有1.9萬公裡在民族地區,138個邊境縣(市、旗)中有109個在民族地區。截止到2013年,邊境總共還有99個縣未通高速公路,137個鄉鎮未通瀝青(水泥)公路,6329個自然村未通公路,247萬人飲水不安全,610萬人沒有用上電。邊境地區的落后和進城務工人員增多,導致邊民大量外出、內遷,邊境一線人口減少,一些村庄合並,影響了守邊固邊。因邊境地區待遇偏低,基層政府很難引進人才、留住人才。這些對加快邊境地區發展和維護邊境的穩定與安全造成了不利的影響。

(責編:李楠楠、張雨)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