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中國共產黨新聞強國社區論壇政務通博客微博育兒寶E政播客SNS人民電視|群眾路線網人大政協工會婦聯科協 設為首頁|網站地圖

人民網首頁 新聞專題歷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數據庫2019兩會調查中國人大60周年紀念專題

全國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建議:加強對民族區域自治法實施情況的監督檢查

2015年12月22日15:57    來源:人民網-中國人大新聞網     手機看新聞

打印網摘糾錯商城分享推薦      字號

人民網北京12月22日電 (李楠楠)為深入貫徹實施民族區域自治法,促進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確保民族地區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2015年對民族區域自治法實施情況開展執法檢查,由全國人大民族委員會組織實施。這是31年來常委會第二次就民族區域自治法的實施開展執法檢查。

2015年12月22日,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上,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向巴平措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執法檢查組關於檢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實施情況的報告》。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向巴平措表示,民族區域自治法貫徹實施中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各地普遍反映,民族區域自治法部分規定落實不到位,一些民族地區十分關注的問題長期沒有得到解決。

配套法規不完善。目前,國務院還有相當一些部門沒有制定實施民族區域自治法的配套性文件。各省區市中,隻有雲南、湖北等14個省市制定了實施國務院若干規定的地方性法規或政府規章﹔155個民族自治地方中還有5個自治區、5個自治州和6個自治縣未制定自治條例。配套法規不健全是民族區域自治法貫徹執行難的一個最主要的原因,也影響了民族工作的法制化、規范化進程。

配套資金減免規定落實不到位。目前,上級有關部門在民族地區安排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投資計劃時,有的還存在要求地方配套或者通過“項目資金包干”等方式變相要求配套的現象。由於民族地區大多無力配套,有關項目往往不能及時安排。有的地方為爭取項目,挪用資金或搞虛假配套,造成不良影響。此外,在中央減免州縣和特殊貧困地區資金配套后,國家下達的配套任務已全部上移,也因此產生了省區級財政壓力加大的問題。

生態建設任務繁重。民族地區是我國的水系源頭區、生態屏障區和資源富集區,在生態建設中處於重要位置,具有重要作用,但民族地區生態建設面臨著嚴峻的形勢。一是生態狀況堪憂。水土流失,土地石漠化、荒漠化,草原沙化、退化、濕地萎縮等問題突出。

二是發展與保護矛盾突出。民族地區大多是生態保護區,25個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有23個在民族地區,產業選擇、項目引進受到較大限制。

三是生態補償不到位。民族地區普遍反映,目前的生態補償范圍小,補償標准低,難以適應生態文明建設的實際需要和彌補農牧民的實際損失。作為西南地區重要生態安全屏障,雲南全省129個縣市區中僅有18個被列入了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范圍。目前,國家級公益林補償標准為每年每畝5元或15元,而商品林地的年租金普遍已達到每年每畝30多元,條件好的甚至超過100元。石漠化綜合治理補助、退牧還草補償等標准也偏低。廣西、內蒙古等地反映,因經濟收入差距大,有些農牧民偷偷復耕﹔有些農牧民寧可接受行政處罰,也不願減少牲畜數量。

民族干部和人才隊伍建設需要進一步加強。教育事業的相對落后,影響了民族地區干部數量的增加和質量的提高,條件的艱苦則增加了留住人才的難度。民族地區特別是基層和邊遠高寒地區,民族干部和人才外流、后備不足、結構不合理的情況普遍存在,民族干部和人才隊伍建設需要進一步加強。比如,在西藏阿裡地區工作5年以上的干部都不同程度地患有高原性疾病,2012至2014年,全地區共有45名干部職工因高原性疾病死亡,年齡在23至59歲之間。2011年至2014年,全地區機關事業單位干部流失860人,其中調離791人、辭職49人、放棄錄用資格20人。

影響民族關系的情況時有發生。近年來,在內地的一些服務性窗口行業,比如車站、機場、碼頭、出入境等安全檢查中,以及賓館、商店的入住、購物中,歧視、拒絕來自某些民族地區的少數民族群眾(甚至包括漢族群眾)的情況時有發生。雖然國務院及有關部門多次發文,強調要落實好民族政策,並進行專項檢查,糾正這類問題,但問題仍然存在,造成不好的社會影響,民族地區群眾反應強烈。

為此,根據此次執法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向巴平措提出以下意見和建議。

進一步提高認識,切實增強貫徹實施民族區域自治法的自覺性。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最重要的就是要貫徹實施好民族區域自治法。國務院及其各部門的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要按照依法治國的要求,加強對民族區域自治法的學習,按照十八屆五中全會要求,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動民族地區發展、改善民生、維護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自覺按照黨中央關於民族工作的新要求,按照民族區域自治法的規定,充分考慮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特殊困難和問題,制定和完善涉及民族地區的政策措施、安排部署相關工作,特別是在“十三五”規劃中,要把民族地區擺到重要位置,確保民族地區如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

民族區域自治法規定:“上級國家機關應當對各民族的干部和群眾加強民族政策的教育,經常檢查民族政策和有關法律的遵守和執行。”建議國務院及有關部門進一步加強對民族政策和有關法律落實情況的檢查,堅決糾正一些服務窗口單位違反民族政策的情況。

進一步加強配套法規建設,使民族區域自治法的規定更好地落到實處。民族區域自治法是國家基本法律,其法律位階、調整對象決定了其中許多規定原則性、宣示性比較強。制定與之相配套的較為完備的法規規章和政策措施,是民族區域自治法順利實施的基礎和關鍵環節。目前看,國務院各部門這方面的工作距民族區域自治法以及國務院若干規定的要求還有不小的差距,已有的一些規范性文件還存在原則性強,可操作性不夠的問題,一些部門出台的規定還只是零散的政策措施。特別是在財政轉移支付、基礎設施項目安排、投資政策、教育衛生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務、稅收優惠等方面,還缺乏更具剛性約束力的部門規章。

建議國務院各部門加強對已有涉及貫徹實施民族區域自治法的規范性文件、政策措施的清理、整合、充實和完善,並逐步上升到部門規章的層次,推進民族工作更好進入法治化的軌道。並在2016年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圍繞國務院制定實施民族區域自治法配套法規情況進行專題調研。

著力解決民族區域自治法實施中存在的突出問題。一是加大民族地區扶貧力度。民族地區是扶貧攻堅的主戰場,民族區域自治法規定:“國家和上級人民政府應當從財政、金融、物資、技術、人才等方面加大對民族自治地方的貧困地區的扶持力度,幫助貧困人口盡快擺脫貧困狀況,實現小康。”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到2020年我國現行標准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中央扶貧工作會議又對今后5年的扶貧工作作了具體部署,提出了明確要求。國務院和各級人民政府要切實按照黨中央要求,落實民族區域自治法的規定,加快實施精准扶貧精准脫貧方略,加快實施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規劃,加快推進民族地區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和民生工程建設,加快實施少數民族特困地區和特困群體綜合扶貧工程,保証如期實現黨中央提出的目標。

二是加強民族地區生態建設和保護。國家有關部門要按照黨中央關於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和民族區域自治法等法律的規定,盡快制定和完善有關建立生態保護補償、資源開發補償等的具體政策措施。

三是落實民族地區基礎設施建設配套資金減免規定。這一問題法律法規有明文規定,民族地區反映強烈、持續關注。要充分體現加大對民族地區扶持力度的要求,減輕民族地區負擔。建議國務院有關部門對此問題進行專項調研,拿出具體解決措施。

四是進一步重視民族地區干部隊伍建設和人才培養。要切實落實中央有關精神和民族區域自治法有關規定,加強民族干部隊伍和人才隊伍建設,進一步提高邊遠山區、邊疆地區、貧困艱苦地區干部的生活待遇,加強各類人才培訓工作。加大對民族地區教育投入,落實鄉村教師生活待遇的有關政策,繼續辦好內地民族班,有序推進民族地區免費中等職業教育。

五是重視邊境民族地區建設問題。邊境民族地區的發展,事關國家領土完整、主權和尊嚴。國務院及其有關部門要從國家戰略的高度出發,進一步加大對邊境民族地區各項建設的投入力度,解決突出問題,興邊富民,建設穩固繁榮的邊疆。

進一步加強對民族區域自治法實施情況的監督檢查。檢查組認為,全國人大常委會及地方各級人大常委會對民族區域自治法實施情況的監督檢查,應該做到常態化、制度化。在檢查方式上更靈活多樣,在檢查內容上更突出重點,更具針對性,增強監督檢查的實效。

國務院、有關地方政府作為民族地區的上級國家機關,對貫徹實施民族區域自治法負有重要職責,既要做到依法行政,也要督促所屬職能部門貫徹實施好民族區域自治法,從而在依法治國中充分發揮這部法律的作用。

(責編:張雨)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