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春晚走出条条框框
2014年01月24日10:48 来源:人民日报
【字号 大 中 小】 | 打印 | 留言 | 论坛 | 网摘 | 手机点评 | 纠错 |
马年春节日益临近,今年央视春晚会有哪些新变化、新面孔、新气象,成了观众最关注的话题。尽管首次担纲春晚总导演的冯小刚最近与网友互动时呼吁大家调低期望值,但那些对春晚早已有点审美疲劳的观众,依然热切期待他能在除夕夜奉上一桌让人耳目一新的文化年夜饭。
央视春晚1983年首次进入公众视线,确实曾给普遍缺乏文化娱乐产品的中国观众带来了欢声笑语。如今,虽然观看春晚仍是中国人除夕夜最重要的文化活动,但春晚的地位和口碑近些年来却有所下降。这档已有30余年历史的大型联欢晚会,要想在观众吐槽中突围,唯一出路就是大刀阔斧进行改革。
从媒体已披露的信息来看,“冯氏春晚”在革故鼎新方面的确下了不少功夫。从更换主持人阵容到改变报幕串场方式,从舞台布置到互动环节设计,从集结多位文体明星视频拜年到拔掉好几个春晚“钉子户”,从吸纳众多年轻选秀歌手到邀请海外明星加盟,马年春晚从形式到内容都有不少的创新和探索。
一年又一年,数以亿计的观众热议春晚,绝大多数时候都是含着一种积极的期待,期待这个带有浓厚仪式感的节目越来越精彩。人们期待春晚改革将“开门办春晚”进行到底。作为管窥中国文艺水准的重要窗口,最近几年,春晚极大地拓宽了演员遴选的范围,也逐步放松了对节目形态的限制,无疑是值得肯定的。但跟那些收视与口碑俱佳的地方卫视元旦跨年晚会相比,春晚改革的步子还可以迈得更大一些。事实上,中国并不缺高质量的演艺人才和节目,缺的是海纳百川的胸怀和视野。
春晚的特殊地位和它被赋予的特殊使命,实质上是压在这档节目身上的两座大山。人们期待深化改革的春风能给春晚“减压”。春晚举足轻重的地位无可争辩,但需要强调的是,春晚归根结底只是一台联欢晚会。如果通过改革能让春晚的各环节少一些条条框框,多一些对艺术规律和观众需求的尊重,春晚导演、演员的才华和创造力,势必能更好地激发出来,从而呈现出一台能跟着观众感觉走的春晚。(汤嘉琛)
(原文刊于1月23日《光明日报》,有删节,原题为《期待一台跟着观众感觉走的春晚》)
《 人民日报 》( 2014年01月24日 05 版)
(责编:陈芳(实习)、杨孟辰) |
![]() |
中国人大 |
|
1、忽悠他人冒充公务员行骗30万元 2、基层干部现形多昭示反腐走向 3、善用社会治理的新生力量 4、蒙城警方破特大拐骗操纵聋哑人盗窃案 5、8公斤毒品隐匿电脑机箱跨省贩运 |
中国政协 |
|
1、对话丁烈云:新校长的新思考 2、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提案综述之三 3、江西省吉安市政协副主席林翘银接受组织调查 4、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提案系列综述专题 5、七常委与七个村庄的故事 |
中国工会 |
|
1、13岁女孩挑起养家重担 2、中小学校长逐步“摘官帽” 3、高校就业质量报告 水分应该“挤一挤” 4、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工业增加值增速12.9% 5、努力成为国际一流水平的反恐特战劲旅 |
中国妇联 |
|
1、宋秀岩在甘肃调研时强调充分发挥妇女和妇联组织在新时期扶贫开… 2、成都一小学学生在校就餐后呕吐:肉汤有怪味(图) 3、“单独二胎”政策成育龄女性求职拦路虎 4、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在京召开 5、江苏千名妇联干部进千家寻找“最美家庭” |
播客·视频 |
|||
|
|
时政要闻 |
|
·自制透析室 其实不稀奇(求证·探寻喧哗背后的真相) ·全力推动医改政策落地生根 ·中方向日方提出严正交涉和抗议 ·应规范运行防范风险 ·首单土地流转信托成效几何 |
频道精选 |
|
人民日报重要言论库 |
||
|
时政资料 |
|
●俞正声活动报道集 ●刘云山活动报道集 ●王岐山活动报道集 ●张高丽活动报道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