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的无奈与政策的善意
2014年02月26日07:15 来源:检察日报
【字号 大 中 小】 | 打印 | 留言 | 论坛 | 网摘 | 手机点评 | 纠错 |
从住所地昌平到打官司的大兴,坐地铁来回要5个小时。段华已经记不清跑了多少趟,也不知道未来还要跑多久。
最理想的情况:税务部门出具5年完税证明,住建委通过复核确认其购房资格。不过,即使最理想的结果实现,段华买房也已经拖了一年多,而北京的房价又蹿升了不少。当时能买80平方米房的钱,现在可能就只够买60平方米了。这是缴了税却拿不到完税证明给段华造成的“损失”。
有关这一事件的细节,有些目前还不是很明晰,但至少两点可以确定:一是段华的权益受到了损害,他将为此在经济上遭受不小的损失;二是他本人没有过错。作为职工,相信单位会为其代缴;作为公民,相信税务机关收到税会给自己出具证明。除了这些,我们不能对他要求更多。
“有损害就有救济”,段华的“救济”会来吗?有关部门(单位或税务部门)改正错误,段华拿到迟来的购房资格,也是救济,但房价上升注定了这种救济是不完整的。
段华要求单位赔偿损失的官司,能胜诉吗?个人判断,即使最终事实证明过错在单位,结果也不乐观。毕竟有买房资格和实际购房不是一回事,而在什么地段买多大面积的房子也存在诸多变数(法院以看过的那套房为依据计算损失,恐缺乏依据),既然造成多大损失无法量化,那么,法院判单位赔偿,就会格外慎重。这样看,这一事件,“有损害没救济”的结果,未必不会发生。
对一心想在北京安居乐业的段华来说,这是一个悲剧。但他的悲剧不具有典型性——典型性的悲剧是这样的:单位没有代扣税款(也许出于多给留点钱的好心),想买房只能五年重新再来;还要吃饭,只能在单位忍气吞声。笔者认识一位这样的典型悲剧青年,刚知道单位这些年一直没有为其代缴税的时候,几乎抓狂,但最终“正视了现实”。笔者曾电话咨询税务部门,对于这种当事人没过错的漏税可否补缴,税务部门给了否定的回答。
补缴为什么不行?这是我到现在也没想明白的问题。如何让无辜的“段华们”感受到政策的善意,也正是我们关注今天这一事件的初衷。
大城市承受能力有限,在买房、买车设置一些门槛,可以理解。但如果门槛的设置不合理,人们就难以从中体会政策的善意。拿段华来说,如果拿不到完税证明的情况下可以“社保买房”,他仍可以如愿。但因为社保换工作中断了一个月,之前交的全“白交”。市场经济下,失业司空见惯。不允许社保中断,意味着不能失业,这要求合理吗?而社保不能补和漏税不能补一样,令人难以理解。
再举一个例子。2011年个税起征点提高,本该是件喜事儿,却愁坏一个群体:月收入3500元以下的外来人员,原本“暂住”五年就有机会买车,而起征点提高在无需缴纳个税的同时,也意味着他们无法拿到缴税证明,也就甭想在京买车。两年多时间内,呼声不小,政策依旧。
段华诉单位,如果最终结果是因为损失数额无法确定而不能得到支持,这是法律的无奈。而能对法律无奈部分纠偏的,是向公众传递善意的公共政策。
(来源:检察日报)
中国人大| 中国政府| 中国政协| 中国工会| 中国妇联 |
中国人大 |
|
1、忽悠他人冒充公务员行骗30万元 2、基层干部现形多昭示反腐走向 3、善用社会治理的新生力量 4、蒙城警方破特大拐骗操纵聋哑人盗窃案 5、8公斤毒品隐匿电脑机箱跨省贩运 |
中国政协 |
|
1、对话丁烈云:新校长的新思考 2、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提案综述之三 3、江西省吉安市政协副主席林翘银接受组织调查 4、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提案系列综述专题 5、七常委与七个村庄的故事 |
中国工会 |
|
1、13岁女孩挑起养家重担 2、中小学校长逐步“摘官帽” 3、高校就业质量报告 水分应该“挤一挤” 4、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工业增加值增速12.9% 5、努力成为国际一流水平的反恐特战劲旅 |
中国妇联 |
|
1、宋秀岩在甘肃调研时强调充分发挥妇女和妇联组织在新时期扶贫开… 2、成都一小学学生在校就餐后呕吐:肉汤有怪味(图) 3、“单独二胎”政策成育龄女性求职拦路虎 4、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在京召开 5、江苏千名妇联干部进千家寻找“最美家庭” |
播客·视频 |
|||
|
|
时政要闻 |
|
·十五种涉税文书报表被取消 ·“报名网络系统难挡黑客的坦克大炮” ·成都市委组织部长赵苗被调查 ·人社部办公厅原副主任报销13万美容费获刑10年 ·自制透析室 其实不稀奇(求证·探寻喧哗背后的真相) |
频道精选 |
|
人民日报重要言论库 |
||
|
时政资料 |
|
●俞正声活动报道集 ●刘云山活动报道集 ●王岐山活动报道集 ●张高丽活动报道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