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3月06日15:27 来源:中国青年网 手机看新闻
“接地气”,为政府工作报告点赞
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生活,关乎民族未来。“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成都中医药大学学生罗瑶认为,“治理餐桌上的污染,切实保障‘舌尖上的安全’”,对她这样一名就读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学子来说,感到异常兴奋和鼓舞。这不仅是因为总理颇具“前卫”的发言,更是看到了我国在食品安全问题上的决心和斗志。
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辅导员鲍金勇最关心的是食品安全治理和污染治理。他说:“总理用到的两个词我印象深刻:‘切实’和‘宣战’,希望这种决定能给百姓带来幸福!”
河南省兰考县夏武营村大学生村干部吴俊霞则希望政府能够在农村文化建设方面加大政策、资金等投入的力度,丰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提高农村文化感召力。“让更多的年轻人热爱农村,扎根基层、干事创业,更好地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人民出版社团委书记徐庆群是一名在文化单位工作的团干部,十几年来一直关注和从事志愿服务。对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文化是民族的血脉。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公民道德和精神文明建设”,她倍感振奋。尤其是报告中首次提到“倡导全民阅读”,让她感觉很“接地气”。
“志愿服务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志愿精神是一种理想和信仰,这种理想是为他人服务、共同团结协作,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徐庆群说。
四川师范大学青年志愿者总队副队长席姝妮认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对特殊人群的关注值得青年学生关注。随着国家的发展,中国向老年社会趋近,如何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已成为民众最关注的话题。在发展社会公益,倡导“奉献友爱 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方面,大学生应成为关爱老人的生力军。支持慈善事业的发展,就要真正发挥团组织的精神引导能力,动员广大青年学生加入到志愿服务的大营,从事“夕阳关爱”等形式新颖的服务,为和谐社会的建立而努力。
(来源:中国青年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