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3月08日07:33 手机看新闻
2014年2月,在教育部做好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19个大中城市中,北京和宁波都在。如今,北京向女士的女儿如愿上了对口的初中,而她的房子也已经从1万多一平涨到了8、9万:
向女士:我跟你说这附近所有的房子,就我当年买那个,都涨到8、9万。我有个朋友也在旁边买了一个房子,大户型,03年买的,今年卖了,相当于一年赚100万,1000多万卖的。
北京学区房,8年翻9倍,16平米叫价450万,花100万买一个根本没法居住的房子只为附近有重点。这样的新闻标题每天都有。往年三四月份才出现的学区房旺季,今年呢,更是提前到了春节后。花钱择校,怎么就变成了"花钱择房"呢?教育资源就不能匀一匀吗?全国人大代表、也是北京教科院基础教学研究中心的吴正宪老师回答:
吴正宪:那么我们做了一个调研啊,现在北京市呢小学专任教师在编需求缺口高达到47%,初中这个缺口达到68%,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比如我现在需要10个专任教师,现在我招不上人,我只能招3个。
07年那波金猪宝宝、08年那群奥运宝宝,掐指一算,嗯,该上小学了。北京今年小学适龄儿童人数将超18万,“史上最难入学季”到来,师资严重不足。可是,不解决,岂不意味着从前拼“爹的人脉关系”,如今改拼“爹的经济实力”了吗?这又有何不同?宁波海曙区镇明中心小学副校长郁俏琦回答:
郁俏琦:以前有个别学校生源紧缺,然后缩到一个班两个班了,就是因为择校。这个片区的孩子都择校去了。因为学校规模小了以后肯定会制约他的发展。但是现在零择校一来,生源平衡了,规模回到两个班三个班四个班的规模了。那么肯定它各个方面的配套肯定会上去了,所以它会良性循环。
中国教育部,地处北京市西城区,门口有两所中学,二龙路和实验中学。教育部督导办主任何秀超回答,均衡化的结果正是:
何秀超:让二龙路中学和实验中学在资源配置上逐渐缩小差距。他们(实验中学)有什么样的教学仪器设备、我们(二龙路中学)也有;他们有计算机房,我们也有;他们开齐、开全什么样的实验,我们也要开齐、开全;他们是本科老师,二龙路中学也要达到这个要求。
如果说北京的例子,说明教育的不均衡将可能让一些大城市的就近入学变成另一个战场,少了条子,却多了票子;那么宁波的例子,则说明,正是就近入学,又恰恰在其他一些城市促进了教育的均衡化。北京和宁波,两个城市,两面镜子。就近入学,前行的路上,还需面对新的问题,还需要智慧来解决。
(来源:央广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