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3月11日11:11 手机看新闻
营造国际开放环境
黄新初还强调,打造开放的国际化成都,一定要全面优化发展环境,努力构建具有比较优势的对外开放合作环境。“资金是候鸟,环境是气候;招商引资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投资环境的比拼。为打造投资西部的‘首选之地’,成都将实施“筑巢工程”,着力营造具有国际优势的生产服务环境、体现国际品质的生活服务环境、符合国际惯例的政务服务环境。只有筑好“巢”,才引得来“金凤凰”,才能让外来的企业和人才在成都落地生根。”他说。
黄新初说,成都将继续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各类要素市场,完善产业配套体系,进一步形成具有国际优势的生产服务环境。同时,还将着力营造体现国际品质的生活服务环境,加快引进一批国际知名品牌的教育机构、医疗机构、餐饮机构和文化机构,让外籍商务人士在成都安居乐业。此外,还将着力打造遵循国际惯例的政务服务环境,严格精简行政审批事项,进一步健全外资重大项目服务“绿色通道”,形成高效化的营商制度环境。“下一步,我们争取在中西部率先推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黄新初特别谈到。
成都市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办公室提供的资料显示,截至2013年12月,成都多次大规模调整、清理或取消行政审批事项,行政许可项目减幅达91%;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减幅达81%。今天的成都已经是全国同类大城市中保留行政审批数量最少的城市之一。
在对外开放领域,成都走在了全国前列。2012年,英国《经济学家》智库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全球最具竞争力城市中成都位居中国中西部城市第一。成都市社科院副院长阎星说,在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全球需求普遍萎缩背景下,跨国企业竞争更多地集中在区域市场。成都与重庆、西安、昆明、贵阳等西部重要城市相距半径都在500公里左右,具有经济学意义上的最佳辐射半径,市场腹地广阔,是跨国企业进入中国内陆的最佳战略选择。
阿里巴巴公司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云也说,阿里巴巴之所以在成都建设西部基地,主要看中了西部的市场、大量的人才和高效的政府。“我们在对全国多个城市进行了考察后,觉得成都是最符合这个标准的。阿里巴巴在成都建设西部基地是着眼于未来的战略性投资,要用3至5年的时间在成都再造一个中国西部的阿里巴巴。”
运营蓉欧快铁的亚欧班列物流公司董事长索飞扬对此也感触颇深。“成都的国际化有点像欧洲城市,不在于路有多宽,楼有多高,在于这里的人能干、务实、专业,而且这里生活配套完善。”(朱喆、李渝)
(来源:中国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