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3月13日23:59 来源:中国青年网 手机看新闻
“青年与代表委员面对面”访谈现场。全国人大代表、南开大学校长龚克(左二)、全国人大代表、贵州大学校长郑强(左三)、北京语言大学当代中国研究所所长郑承军(右一)、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周范才(左一)。
记者 陈宇 摄
北京3月13日电(记者 李拓)3月11日晚,由、未来网联合主办的“青年与代表委员面对面”访谈活动在京举行。全国人大代表、南开大学校长龚克,全国人大代表、贵州大学校长郑强和北京语言大学当代中国研究所所长郑承军等做客访谈,并和家长、大中学生代表进行了交流。访谈中,“择校”问题引发了嘉宾和现场观众关于“教师资源均衡”的热烈讨论。
活动现场,有小学生家长表示,之所以给孩子择校,就是认为现在师资不平衡,好老师、好资源都在好学校。为了让孩子得到良好的教育,择校就成了唯一的选择。而目前,许多城市为保证中小学师资采取的做法是保持学区制,甚至让中学老师“走校”。
对此,郑强代表认为,教师资源不均衡的问题依靠学区制是解决不了的。让中国最好的中学老师不断走校,“这么搞下去他要死掉的,像打游击一样”。
对于这个问题,龚克代表的观点是,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扩大优质资源的覆盖面,但是这样做使得优秀教师要辛苦很多。“他原来只面对30几个学生,现在要面对100多个学生,在了解学生的特点方面可能会减弱。所以对他的压力是加大的,是不太容易的事情。”因此,龚克代表表示,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就是让好学校多起来,让好老师多起来,要吸引更多优秀的大学生来从事教师工作,同时增加更多相关的配套设施。
郑强代表则认为,要改变家长“一定让自己孩子读名校”的心态,培养家长“不读名校我的孩子也能成才”的想法”,否则“老百姓会想尽一切办法去追到好老师读书的”。“这个平常心态没准会有爆发力,他可能会考的更好。”龚克也赞成这样的想法。
访谈中,郑承军表示,教育的均衡发展就是教育的公平发展。为了解决教育资源均衡的问题,北京市已经推出了一些政策,例如将一些重点高中的招生名额增量放给了普通初中,这样的做法无疑降低了一些家长给孩子择校的压力,同时也使得推进教育资源均衡发展体现到实处。
(来源:中国青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