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3月07日23:57 来源:中国青年网 手机看新闻
董栋说,运动员出身的他最关心体育。他建议,重视学校体育教育,多形式、多渠道引进、建立体育教育课程内容,推动学校体育教育健康发展。“体育竞赛是科技、经济等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是展示社会文明的平台,是政治、外交、合作的交流平台。”董栋谈到,“在中国,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大部分要从学校体育开始,学校体育的开展和工作水平影响着国家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想要增强国民素质首先从身体教育抓起,抓身体教育,则要努力从‘娃娃抓起’。”
董栋认为,学校体育是竞技体育的摇篮,“大部分孩子接触体育就是从学校开始的”。于此同时,他还向记者介绍了他在这方面的调研情况。他说,日本竞技体育的发展主要在学校和企业俱乐部。其中,中小学是培养竞技体育选手的基地和摇篮,大学和企业俱乐部是培养高水平运动员的第二阶段。同样,学校体育在美国体育中也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美国人从小学开始便培养孩子们对体育的浓厚兴趣,小型篮球、棒球、橄榄球比赛十分普及。
“与日本和美国相比,我国政府对竞技体育的介入程度较深,但是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衔接不紧密,结合程度不够,脱节现象严重。”董栋表示,如果将竞技体育专项运动的部分内容作为体育课知识教学的内容,学生们不仅可以掌握一定的体育知识、技能和技术,还可以强身健体,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专注持续能力和适应能力,更能为我国的竞技体育培养、发掘素质优良的运动人才。
(来源:中国青年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