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3月13日00:12 来源:中国青年网 手机看新闻
全国人大代表、东北师范大学校长刘益春。图
北京3月12日(记者 刘洪侠 张楠)“教育的均衡发展不能削峰填谷,必须让好的更好发展,让差的找到合适的方式加快发展。”3月12日,全国人大代表、东北师范大学校长刘益春向记者解释他所理解的教育均衡,“现在大家所说的教育均衡,更多的应该是指机会的均衡和义务教育阶段资源的均衡。”
刘益春表示,教育均衡不应该是结果导向,更多的是机会导向和过程导向。“好的中学、大学大家都可以考,但是能否录取还要根据个人能力,这也是一种均衡。”对于现阶段讨论最多的城镇和农村义务教育的均衡,刘益春表示在国家的长期努力下,硬件问题已基本解决,最重要的还是软件的发展,“影响一个学校发展,最核心的因素就是师资力量,必须承认现在城乡的教师队伍差别还是比较大的。”
刘益春认为除了利用提高贫困地区津贴的方式提高基层岗位吸引力外,免费师范生的政策很有利于推动优秀师资力量走向基层,但显然紧靠六个部属师范大学的试点,还是远远不够的。“我建议各省的师范大学能够根据各地区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在相应的贫困地区招收免费师范生,这样这些学生毕业之后,就能够实现对生源地的反补,从根本上解决教师队伍的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