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兩會熱點調查線下結果出爐 專家解讀數據
2013年03月01日07:34 來源:人民網
【字號 大 中 小】 | 打印 | 留言 | 論壇 | 網摘 | 手機點評 | 糾錯 |
![]() |
人民網北京3月1日電 2013年全國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和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將分別於3月3日和5日在北京召開。2月1日,人民網和人民日報政治文化部第12次聯合推出“十大熱點問題調查”。截至3月1日8時,已有超過100萬人次的網民參與了調查,結果顯示,“社會保障”、“收入分配”和“反腐倡廉”位列十大熱點問題調查前三位。
與此同時,人民網與清華大學媒介調查實驗室合作開展線下調查,對北京、上海、廣州、天津等36個城市的公眾進行了電話訪問,問題設置與線上調查基本一致。調查覆蓋不同性別、年齡段、教育程度的人群,共回收有效問卷3005份。線下調查顯示,對於2013年最為關注的社會話題,“穩定物價”位列第一,選擇比例為55.5%,位列第二、第三位的分別是醫療改革和社會保障,選擇比例分別為47.9%和47.7%。此外排在前十位最為關注的社會話題還有收入分配(46.7%)、食品藥品安全(45.3%)、反腐倡廉(43.5%)、住房保障(42.6%)、交通治理(20.0%)、法治中國(18.2%)、社會矛盾化解(17.4%)。
穩定物價、醫療改革和社會保障成為受訪者最為關注三大社會話題。縱觀2012年的物價指數,我們看到的大部分是物價指數走低:年初因為翹尾因素影響,1月份居民價格消費指數(CPI)同比增長達到4.5%的年內高點,此后隨著經濟增速下滑、消費投資減弱,CPI也一路拾級而下。自2012年6月份以后,CPI更是一直在3%以下徘徊,至10月份達到1.7%的年內低點,11月份才重回2%以上。在2012年與2013年交替之際,國內物價上漲的現象不斷浮現。在2012年12月,受極寒天氣影響,國內多個地方的蔬菜、豬肉、水果等食品價格上漲。以對物價影響較大的豬肉價格為例,監測數據顯示,2013年初豬肉價格已回升至2012年3月底的水平。除了天氣因素外,元旦、春節期間是傳統的消費旺季,酒類等商品也會出現階段性的漲價,物價成為熱點問題也就順理成章了。
對醫療改革的探討中,29.4%的受訪者對醫療改革最為期待的是“更多大病能夠納入醫保、新農合報銷范圍”,所佔比例最高。2012年醫患關系依然緊張,這不僅因為醫療服務供應不足,還在於醫療服務分配失序,醫患關系問題不是一個短期性問題,建立醫療資源匱乏下的新的分配秩序將尤為重要。受訪者期待大病納入醫保、新農合報銷范圍,某種程度而言,也是醫療分配秩序的改革。
與醫療改革一樣,社會保障同樣引人注目。過去十年中國社保改革成就舉世矚目,待解決的問題也十分頭疼,中國這樣的一個經濟不發達的人口大國,社情民意異常復雜,要搞西方式的社會保障系統是不太可能的,甚至會導致問題百出。在這麼大的一個中國,完全重新建立一個社會保障系統,並且要讓它有效運行,則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程。
社會保障中談論最多的就是養老問題,50.6%的受訪者對彈性養老制度表示“支持”,36.6%的受訪者表示“不支持”,13.3%持“無所謂”態度。47.0%的受訪者對企業職員退休職工養老金上調表示滿意,15.0%的受訪者表示不滿意,38.0%持無所謂態度。據統計,到2020年中國老年人口將比2000年翻番,約佔全部人口20%,約2.7億人。目前每年大約增加數千萬老人,而老年人口中領用養老金人口比例不斷增加,例如從未交納養老金的農民,可能也將享受普遍養老金。因此,中國人如何養老或將成為2020年前會全面爆發的社會問題。彈性養老制度和企業職員退休養老金上調與否,成為時下社會各界議論的焦點,源於中國老齡化大潮到來,各界對於養老金制度的公平性的討論和關注。中國公務員、事業單位人員退休養老金,與企業人員退休養老金採用不同制度,其中公務員和事業單位人員仍然沿用公共財政大包大攬的制度,而且養老保險替代率大大高於同期的企業職工。兩者待遇的差別較大,外加可能的養老金缺口問題,引發了更多人群的討論和關注。解決好養老制度公平性的問題,則是其中關鍵。
有意思的是,網民和非網民對於社會話題的關注差異主要體現在穩定物價、社會保障、食品藥品安全、反腐倡廉和住房保障上。非網民對穩定物價、社會保障的關注度明顯高於網民,網民對食品藥品安全、反腐倡廉、住房保障的關注度明顯高於非網民。非網民大多是城市中年齡較大的受訪者,他們關注的多是與自己生活密切相關的事項﹔網絡迅速的爆炸式的傳播方式,使得網民對於負面新聞往往更敏感,對於2012年傳播較廣、問題較多的食品藥品安全、反腐倡廉、住房保障等問題,網民更為關注。
食品安全方面,42.9%的受訪者認為和2011年相比,2012年的食品安全“和以前沒什麼變化”,25.5%的受訪者認為“變好了”。僅在2012年上半年,內地先后發生了“染色饅頭”、“毒豆芽”、“香精包子”、“雙匯瘦肉精”等多宗食物安全問題,如此頻繁和惡劣的食品安全事件讓內地民眾對食品安全感惶惶不安。中國經濟現在規模已是全球第二,如果連基本的食品安全、藥品安全都不能保証,說明老百姓在這些問題上已經對相關監管部門有極大的不信任。某種程度而言,這已經上升為一個嚴重的民生問題。食品安全問題解決的成效如何,一方面顯示出對基本民生的關注,另一方面也有助於重建老百姓對監管部門的信任。
反腐敗成為十八大后中央新領導層最引人注目、最有力度的執政舉措。74.1%的受訪者認為預防腐敗應該“加大社會監督力度”,所佔比例最高。據統計,十八大之后至今三個月,中國已經有30名廳級及以上的官員因腐敗問題而被拿下。依靠社會監督的力量來預防腐敗,成為受訪者較高的期待。網絡能成為反腐的重要戰場,人民主動參與監督是其存在的基本動因,而能夠得以繼續發展並發揮作用,則是由於有關部門對反映問題認真查處並正面回應,反腐敗依靠人民,不僅體現在治標上,更體現在治本上,治理腐敗最終的手段是公開透明,其實質就是由人民群眾實時監控。
房地產市場同樣是關注焦點,66.1%的受訪者對房地產市場的期待是“加強宏觀調控,繼續實施限購限貸,抑制房價上漲”,所佔比例最高。市場經濟、保障民生和宏觀調控這幾大趨勢要點,一直以來在我國的房地產領域發揮著淋漓盡致的作用。過去十幾年,由於市場經濟的推行打破了我國長久以來計劃經濟色彩的福利分房制度,讓市場發揮了其應有的作用而給房地產行業帶來了“黃金十年”。然而,房價的急速飆升,也成為困擾中國經濟和民生的嚴重問題。未來10年我國居民的居住條件要取得更大的改善,房地產行業要取得更大的發展,同樣要以市場的力量為主導。在保障民生方面,則需要政府會加大保障房系統的建設。政府和市場的力量相互配合,才能引導房地產業健康發展。
收入分配方面,74.0%的調查者認為,當前收入分配存在的最為突出的問題是“工資增長和GDP增長不同步”。長期以來,中國的政府財政收入增長大大快於GDP增速,而工資收入則慢於GDP增長。國務院規定“十二五”最低工資增速不低於13%,五年復合增長接近100%,漲工資幾乎是人人樂意的事,不過漲工資需要建立在經濟增長、企業賺錢的基礎上。規定要最終落到實處,還要看企業盈利。因此,如何創造出工資增長與GDP增長同步的經濟發展環境,是其中關鍵。
對於突發事件,74.6%的受訪者認為在重大突發事件發生時,最重要的是“及時告知受訪者事件進展、信息透明”,所佔比例最高。面對重大突發事件時,一些官員習慣於運用“捂”“瞞”的應對策略,信息不公開使得不了解實情的民眾更加憤怒,也招來更多猜疑,這往往導致政府工作陷入被動。實際上,面對突發事件,越是公開透明,社會反映就越平靜,反之,則小道消息滿天飛,可能引發更大的麻煩。(作者:唐黎明 安邦咨詢高級研究員)
![]() |
(責任編輯:常紅、張玉珂) |
相關專題 |
· 時事中國 · 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專題 |
![]() |
中國人大 |
|
1、習近平等領導同志當選為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 2、六成網民認為執法司法腐敗是依法治國最大障礙 3、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名單 4、九成網民認為我國軍費增長比較合理 5、多數網民對食品安全不放心 七成網民認為原因在於執法部門 |
中國政協 |
|
1、楊瀾在微博為李天一喊冤 被質疑后公開向網友道歉 2、全國兩會人物看點:高層領導 地方大員 政治新星 3、我國4G無線移動通信年底或進入規模商用 4、周星馳贊《泰囧》好看:如果和徐崢合作空間很大 5、周星馳回應“西游”抄襲:全都是特效公司的主意 |
中國工會 |
|
1、陳豪當選中華全國總工會書記處第一書記(圖) 2、【風物在線】帶薪休假真的不再是奢望? 3、國家乒乓隊新教練班底今出爐 4、【熱點】“開瓶費”變“開宰費” 霸王行規背后的執法命題 5、【國際隨筆】安倍訪美 成果有限 |
中國婦聯 |
|
1、全國婦聯授予張麗莉等10人 全國三八紅旗手標兵榮譽稱號 2、網曝34歲央視主播張蕾嫁億萬富豪 畢福劍為媒人 3、重慶開縣婦聯積極籌備“七送”活動慶祝三八婦女節 4、北京人才招聘會拒絕性別歧視 5、湖南衡陽市婦聯精心籌劃“三八”系列活動 |
播客·視頻 |
|||
|
|
時政要聞 |
|
·2013兩會熱點調查線下結果出爐 專家解讀數據 ·“十六字訣”引領文化體制改革 ·廉政灶,堵住公務餐跑冒滴漏(下大決心改變作風·新春探訪廉政灶) ·廣州改進機關作風強調五看五查 ·上海機關干部掃馬路引爭議 |
頻道精選 |
|
人民日報重要言論庫 |
||
|
重要理論 |
|||
李君如:黨的先進性的具體體現 李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形成的法治意義 常修澤:自然壟斷性行業也可以引入競爭 糧食安全始終是頭等大事 俞可平:善治,打通幸福之路 程恩富:虛擬經濟並不創造真實財富 |
時政資料 |
|
●胡錦濤活動報道集 ●吳邦國活動報道集 ●溫家寶活動報道集 ●賈慶林活動報道集 ●李長春活動報道集 ●習近平活動報道集 ●李克強活動報道集 ●賀國強活動報道集 ●周永康活動報道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