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3月13日13:30 来源:中国经济网 手机看新闻
钟南山答中国经济网记者问
2014年3月10日上午9时,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新闻中心在梅地亚中心多功能厅举行记者会。邀请郭凤莲、钟南山、孙宪忠、王亮、崔根良五位全国人大代表就“人大代表依法履职”的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图为中国经济网记者朱津津提问。中国经济网记者 刘潇潇摄
图为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钟南山回答记者提问。中国经济网记者 刘潇潇摄
以下为采访直播实录: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朱津津):谢谢主持人。我来自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请问钟南山代表,现在北京、上海、广州这些大城市的群租和蜗居现象很严重,2013年初冬媒体曝光北京街头夜间擦车工十年悄然居住在供暖管道井底,这也进一步凸显了我们国家住房保障的紧迫性和复杂性,您对于完善住房保障制度有什么建议吗?谢谢。
钟南山:谢谢。不过我想是不是问错了对象。不过我还是觉得你这个问题蛮重要的。我是个医生,我想关于群租的这个问题,实际上反映了一个侧面。我们的年轻人没地方住,年轻人毕业了以后非常困难,在大城市找到工作是一个问题,而且之后再找地方住也是一个非常大的困难。我的研究生在这方面也有问题,有的时候一个月两千块、三千块的房租,工资也没有多少钱,相当一部分都要租房。给我的感觉,和老百姓接触,包括我的研究生,这个问题都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钟南山:70年代新加坡也有这个问题,但是从政府来说,把这个作为关注民生的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解决了很多廉租房的问题,而且哪怕起码解决了一些最基本的住房保障。现在有些地方,不但是群租,而且是男女混合的,实在是没有办法,但是工资又不能解决,只好大家AA制睡一下,就住在一起。我看到这个情况心里是不大好受的。希望住房保障、建设部等主管部门不要光是关心土地的问题,也不要光关心建房收入的问题,而是如何更好地解决民生,能在这方面能有一些计划。据了解,这方面已经有一些计划了,但是我认为步子走得太慢了。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这是老百姓最基础的,政府也应该从老百姓最基础的这部分做起。
相关链接:五位人大代表就"人大代表依法履职"答记者问
![]() | ![]() |